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考纲综述二、考试范围三、考点分析四、下阶段备考策略及安排一、考纲综述变化1、考试内容2、题型选择题(第14题——21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实验题(第22题——23题,共2小题,15分)计算题(第24题——25题,共2小题,32分)选考题(第33题——34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共15分)三、考点分析全国I卷选择题历年考点分布由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的高频考点如下:全国I卷实验题历年考点分布由上表可知,实验题中力学与电学实验交替呈现,但“力+电”的模式基本不变,且电学题分值较高,这可能是电学实验便于命题所致。试题分多个层次进行设问,由易至难的梯度呈现问题,分值分散,旨在有效区分不同层次考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全国I卷计算题历年考点分布由表格分析可以看出,计算题基本上是“一力一电”的模式,文字信息量大,物理情境的设计强调与现代生活、体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过程复杂,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保证适当的难度与必要的区分度,一般涉及2个物理过程,研究对象为1个或2个,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分析和表达。近几年全国I卷3-4,3-5考点分布选修3-4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试题立意及情境设计凸显对重点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难易程度中等,考生较易得分。1、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确定高考物理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考试热点,结合最近几年的物理高考情况,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及衔接工作,依据考纲,知识点全覆盖,不猜题、不押题,继续回归课本,夯实基础。2、仔细研究近几年全国高考卷,把准试卷脉搏;突出复习的重点难点,把握好对应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达到准确定位,提高复习效率。3、二轮复习主要是抓住重点知识、整合知识结构、提高学科综合能力,以专题复习为主要形式。结合教材内容、我校学生现在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复习时间,经我们组内研究,确定了八个专题展开复习。三轮复习主要是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全面复习阶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查漏补缺,掌握好做题的速度,合理安排考试的时间,提高应试技巧。加强高考模拟练习,创设各种高考环境,使学生适应高考。4、“每日一题”我们的选题、处理方法。高考原型、典型经典、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精心挑选;我们的目的:见叶知秋、高频刺激、规范表达。5、“限时训练”我们的训练方式,让学生树立时间意识、解题策略、巩固内容体系、查漏补缺。6、加强实验复习,增加设计实验的训练,把物理实验分为一般实验、变式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三类,分别复习,注意集中复习和分别复习相配合:一是在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中复习。二是在课本复习结束后单独把所有实验集中在一起复习。三是在习题训练中加强对个别实验的练习。7、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关注当前最新科学技术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如“高铁技术”、“绿色能源的普及”、“新能源汽车”、“航天技术”等。引导学生学会建立物理模型,合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8、在备考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考试总纲中描述的对学生下列几个能力的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能力。9、从2017年全国1、2、3卷中看,2017年高考对动量考察的14题以及原子核问题难度还比较小,但随着考生对整个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很可能在2018年高考中把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回归到计算题的考察范围内,并且与运动学及功能关系等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查。应该充分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10、密切关注学情,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法,注重教学效果。感谢聆听,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