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传统英语板书PK多媒体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张洁【内容摘要】传统的英语板书在新形势下受到了冲击,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了它的优点,并提出四个方法切实利用传统板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关键词】传统板书优势切实利用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形象、最直观、最有迹可循的环节,大有文章可作,授课内容的广博性、深刻性,授课方式的灵活性、机动性,授课效果的张度和张力,授课者的学识、风格均可在板书设计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好的英语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又可以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能产生美感,陶冶学生情操。英语教学的规律是先听说,后读写。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而把视听结合起来能记住的内容可达65%。课堂教学正是视听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备课时,备好板书十分重要。现今许多小学英语课,特别是公开课上,板书都特别精美,但教师不用粉笔,而是事先准备了许多的纸条,上面的词句印刷或书写的工工整整。每当所教的句型、单词出现时,就往黑板上一贴,美观、简便。那么传统的粉笔板书还要不要?我个人认为贴纸条固然好,但传统板书还是需要的,让高质量的板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对于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和多媒体课件而言,传统的黑板板书有它的不足:设计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吸进粉笔灰等等。纸条与多媒体生动直观,方便简单。但传统板书也有它自己的优势:1.示范性板书的最基本的要求就师具有示范作用。当教学重点、难点、练习里的关键词出现时,教师可以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示范,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如果直接呈现现成的,少了教师示范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板书未必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特别是在教写英文字母,复数特殊形式等时。学生的正确率与教师课上是否有足够的板书示范和书写指导有很大的关系。2.灵活性《新课标》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那为教学服务的板书也应以学生为主体,要随着学生而改变,不能死板教条。黑板上的内容是随着课堂活动的展开而增加的。当重点难点出现时,教师板书;当学生遇到教师未预料到的难点时,教师板书;当学生说出有创意的答案时,教师板书。板书不可能完全按照课前设计好的书写,而要根据课堂实际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适当地增减内容。现今大多数公开课上,教师一步步呈现板书内容,课上没有任何“突发事件”,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例如公开课上学生回答的句子并不是准备呈现的句子时,但他的回答又对,教师便想着法子把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句子上拉。教师很尴尬,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把教师设计的句子说出来了,再出示新句型。这样无灵活性的板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新。3.亲切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电脑演示的课件给人冷冷、疏远的感觉,有时还会影响学习兴趣。比起鼠标点击,看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写漂亮的字、生动的画更容易理解,而且学生会从内心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会主动与教师配合。如果老师板书写得不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会打折扣。许多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这门学科。教师带给学生的亲切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利的。若教师直接呈现早已准备好的板书内容,少了当面的书写,那么学生未必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崇拜感。4.长时间如果出现句型、难点,学生一时难以掌握就需要再看,再练。多媒体因为事先设计好必须一步步来,难以重复回放或回放又影响其他内容的呈现。而传统的板书却可以一直留在黑板上,随时为教学服务。基于以上纸条与多媒体无法比拟的四点,我个人认为传统的板书还是需要的,但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怎样切实利用传统板书,为教学服务,让它回到小学英语课堂呢?1.简笔画。简笔画是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的,它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有许多很难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它的加入下,能取得很好地效果。如在学生在作业中经常用到画笑脸哭脸的的形式,那在教laugh和cry时,直接画上简笔画“^_^”和哭脸,同时导入单词就简单明了了。这样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改善了课堂气氛。2.色彩。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的话,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了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这些弯弯册曲曲的英语,看不懂就更不想看了。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色彩就会发挥大作用了,那鲜艳的色彩就象一个个兴奋点。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眼球的一个原因也就时它鲜艳的色彩!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吸收一些多媒体的优点来呢?用彩色粉笔写或画出重难点,一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二来可以弥补板书中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的不足,这样也就成了“土制多媒体”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指导学生书写在英语课堂上,听说训练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