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能承认美国军事干涉和占领台湾。1954年12月美国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阻挠中国统一。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指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完成自己祖国的完全统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8年8月,为了打击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金门。炮击金门有力地打击了美国政府策划“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的图谋,加剧了美蒋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蒋介石在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上同大陆存在着某种“共同语言”。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蒋抗美”的策略。两岸都调整了政策,海峡两岸由过去激烈的军事对抗,转变为以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的对峙状态。中国共产党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原则。周恩来将我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任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3年6月,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1984年6月,邓小平接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时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我们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两岸关系有所松动。从1986年底开始,台湾出现了声势浩大的要求返乡探亲的热潮。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交流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证实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也为国际社会解决世界争端,稳定世界局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一、对“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