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子晶体》课程解读2010080515高燕教学素材分析表3-2:引导学生思考分子晶体的物理特性,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图片丰富,而且多为晶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结构的理解;图3-10:给学生展示,若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分子晶体的密堆积方式;图3-11:如果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则按氢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构成晶体。所以,氢键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图3-12:通过对干冰晶体的认识,总结分子晶体的性质有丰富的科学史和科学视野的素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发现的背景和过程,以及科学发展的远大前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掌握分子晶体的特征;b.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晶体类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c.了解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丰富的科学史和科学视野,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发现的背景和过程,以及科学发展的远大前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a.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及特征;b.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c.晶体类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难点a.晶体类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b.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教法和学法教法:设疑引导、对比分析、讲练结合、综合评价法及实验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法;学法:阅读、交流讨论、分析对比、合作评价、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已具备了原子内部的结构特征以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基本概念。并在本章第一节了解了晶体、非晶体、晶胞等知识。为继续学习不同类型晶体的打下了基础。知识障碍分析: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脉络比较零散;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这块纯理论的知识在学习时有一定困难,在一些微观概念的理解上比较抽象,不易吃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较缺乏,不善于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教学策略呈现学案导学引入新课(情景导入→提出问题)播放“干冰杯塔”的视频以及美丽的钻石图片,在美的享受中开始今天的话题。展示干冰晶胞和碳60晶胞,适时引导、通过已学知识及对课本的阅读完成下表:晶体代表干冰碳60组成微粒粒子间作用晶体类型定义思考交流:热胀冷缩是一种物理现象,但水结冰时体积却膨胀了,即ρ冰<ρ水,你能解释吗?通过干冰与冰这两种分子晶体的对比,了解分子晶体的两种堆积方式:分子的密堆积:只有范德华力,无分子间氢键——分子密堆积。这类晶体每个分子周围一般有12个紧邻的分子,如:C60、干冰、I2、O2。分子的非密堆积:有分子间氢键——氢键具有方向性,使晶体中的空间利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这种晶体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如:HF、NH3、冰(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晶体类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归纳法完成的,根据课本表3-2可得出结论。引导分析并总结分子晶体的其他特性:(1)微粒间的作用力(2)物理性质:熔、沸点,导电性,溶解性,硬度(3)决定熔沸点高低的因素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