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效果.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0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效果.pdf

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效果.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毒(袖职业第35期(总第747期)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效果实证研究陈哲[摘要]文章结合笔者对软件技术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实验,从实证的角度证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作用,为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实验研究提供范例,为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供实践支持。[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实证研究[作者简介]陈哲(1963-),男,河南太康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级教育行政管理。(北京100871)[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O12)35~0153—03近几年,特别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项目实施研究提供范例、为课程开发提供实践支持。一以来,高职课程开发成了高职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成了高职教、“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概述育研究的热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实践中关于基于工作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一般课程的理论基过程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还很不足,鲜有实证研究报告发表。础和独有的理论基础。学校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主要以课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和开发模式主持开发的软件技术程的实施为途径。人的属性、功能、发展等有着多种复杂的背景专业“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和因素,这决定了课程及其开发理论基础的多元性或群集性。课程,本文结合课程实验,从实证的角度证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是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显著作用,为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实验是Java方向系列课程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基于Java技术Web程做文学层面上的阅读,在课堂授课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作品来学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并以报告或小论文的方式在课堂上进理解并讲解文论思想,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其行论述。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在次,从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目的来看,要明确“发展创新能力”的教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探学目的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针对中国古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代文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培养目的。根据中国古维能力。针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代文论课的理论课的性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的同时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古代文论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对研究生来说,在学习和科研的过中,关于“灵感”问题的论述,在陆机的《文赋》中首先以“应感之程中时时处处要以理论支撑观点,对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的研会”进行了形容,可以联系西方文论史中柏拉图对于“灵感”的论究生来说,不了解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思想,很难深入透彻地研述引导学生分析,从中西的比较中,深入理解文论问题。还可以究中国古代文学。对文艺学方向的研究生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从古今文论的论述上来理解古代文论思想,例如,关于文学的本理论是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把具体理论的分体论,当今的文学概论教材的论述已经十分详尽,有“劳动说”析讲解与普遍规律的深入研究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游戏说”“巫术说”等说法。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刘勰在《文心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具体理论分析文本的能力。龙》中也对这一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文学“源3.创新教学方法,拓展研究空间。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中于道”。可以把古代文论家的论述和当今的文学理论的基础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使用何种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教学效识进行对比学习。通过中西、古今文论的多方面的对比学习,开果。在研究生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针对研究生创新能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拓展学生的学术研究空间,培养学生多层次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研究空间的拓展。的创新研究思维的展开,增强学生在科研领域的创新研究能力。首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研究型教学。为总之,在研究生中国古代文论课的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教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更能学会掌学模式的更新,多方面、多角度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握知识的方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力,通过教学实践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专业人才。意识,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例如,在中国古代文论课的授课中,可以采取以问题带动研讨、以研讨带动科研的方法,边学[参考文献]习边研究,巧妙地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中获得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