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高校基建工程领域腐败案例及原因剖析(一)案例1、震惊教育系统的“武大腐败案”2、湖北民族学院“功勋院长”原党委书记、院长彭振坤被判15年案(二)原因分析客观原因:一是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投入增多二是社会建筑市场不规范,施工和建材企业竞争激烈三是建设规模较大,管理力量跟不上,管理不完全到位四是建设周期短,不能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五是一些单位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六是一些单位对基建干部重“用”轻“管”,教育措施不到位,关心爱护不够(三)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重点环节和部位1、工程招投标2、合同签订3、工程结算4、现场签证5、工程变更二、加强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三、加强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是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重要命题四、加强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是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体现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学校基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积极构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三)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四)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第二部分一、认真扎实地开展高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二、积极构建高校基建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一)基建领域权力运行和监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公开透明原则2、相互制约原则3、规范有序原则4、全方位、有效性原则(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1、科学的分权管理模式按照“决策、执行、实施、监督”的要求,建立职责明确的权力机构,分别落实各自的工作职责,实现领导决策权、管理统筹权、建设实施权的分离,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2、过程中的相互制约一是实施立项评审制二是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三是强化招投标监督,规范招投标管理四是关键环节实行会签制3、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行(三)不断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完善权力制约机制1、通过排查防控校级主管领导廉政风险和校级领导班子决策风险,实现科学决策2、通过合理设岗分权,建立权力制约规程3、通过规范流程,提高监督管理水平4、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保证监督权的有效行使5、加强信息公开,保证权力运行更加透明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程建设行为(一)建立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制度(二)建立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制度(三)建立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四)建立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管理制度(五)建立查办案件制度第三部分在处理涉及工程建设领域案件工作中,主要执行的党纪法规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关于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了15种行为要严格禁止:(一)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表示默认,对有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决定不执行或不予落实,对群众或舆论反映的突出问题拖延不决、不予答复。(二)以工期紧迫和保密等各种借口,明示或暗示相关单位不履行建设管理程序,未经审批、核准或备案,违规实施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三)违反招标管理规定,同意、授意或默许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项目不招标或化整为零规避招标;随意提高或降低投标人入围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四)违反规定将应该纳入招标范围的分项工程,以直接分包等形式发包给其他承包商;擅自突破现行政策规定,以技术复杂或其他理由,随意变更招标方式。(五)违反规定指定投标人,或制定有利于特定投标人入围条件的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向投标人泄露或暗示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及其他投标人等相关信息;向评标委员会成员打招呼,在评标过程中对特定的投标人进行关照等。(六)违规干预、操纵招标投标活动中代理、代建、咨询机构的选择;支持、授意、默许、串通或放纵投标人、中介机构进行围标、串标、资质挂靠、弄虚作假等手段谋取中标;违反规定担任或指定评标专家,或通过诱导评标专家操控评标结果,或以监督为名干扰依法进行的评标活动;违规干预招标文件、评标办法、标底、合理价、投标报价限值的编制。(七)以打招呼、说情、暗示等方式,要求或通过设置不合理的条件迫使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要求中标人分包、转包工程项目;指定物资设备、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生产商、供应商或服务商;对依法应当实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