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课题研究方案康桂惠一、实验背景目前,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大多偏重于写的指导,而忽视了口头作文训练,所以小学生依然很怕写作文,落笔无话,写出的文章也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作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写作文,而不启发学生说,所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差。在信息化的社会里,由于口语的应用在语言交际中越来越广。所以为了寻求一条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以知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双重提高的有效途径,我制定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验课题。二、实验目标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验,在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想说、敢说、会说、说好的目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上、中等生要求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说得流畅、自然,口述作文有内容、有中心、条理清晰、用词准确。下等生只要能说得通顺、完整即可。通过口头习作训练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词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三、指导思想与实验原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虽然语文教学在其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还仍然存在。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重在口头表达的训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在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常用口语表达能力不强,而使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得不到真正锻炼。为了搞好这项实验,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实验原则:1、整体性原则全体学生参加实验,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习作能力。2、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原有的习作水平,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3、科学评价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我拟定此项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1)实验的准备阶段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制定实验课题的实施方案,制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2)、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课题进放实施操作阶段,要求实验教师认真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本项实验,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各环节训练。①、结合教材、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取适合学生复述的文章进行训练,注重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克服学生不想说、不敢说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复述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培养语感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复述课文这一内容在此实验中,乃至在语文教学中都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忆力最佳时期,因此学生在“熟读——感悟——积累——运用”这种学习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复述课文,不是脑力浪费,而是知识的存储,是学生所必须的文化底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能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引读、轻声读、指名读、齐读等,使学生读而不厌,乐此不疲。其次在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同时注意读的层次性,最后教师使学生读中悟意、会情、入境、动心、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吾心。”因此多数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学会用声音表达情境、以求再现文章的意境、形象、感情、更好地培养语感。②、课前三分钟演讲教师利用每节语文课、口头作文课前三分钟时间,由学生演讲。内容有时由学生自由选择,也可教师先拟定内容,要求有中心,说话有条理。学生们能从身边的生活中获悉演讲素材,他们敢想、敢说、能大胆走上讲台,生动有力地演讲,再现了当时的情境。一次次短小、精彩的演讲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这是锻炼学生敢于说话、会说话、积累知识的有契时机,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③、自办手抄报、记日记、坚持课外练笔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实口头作文训练内容,使学生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学生每两周办一期手抄报,每张手抄报都没有主题,学生围绕主题选材,内容丰富而集中,并各具特色,各置风采、天文地理、古今人物、名人名言、校内外新闻热点,佳作欣赏与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办报活动使学生受益匪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陶冶了学生的情,加强了语言文学方面的积累,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书写绘画能力、以及体现了学生设计、创造才能。④、每天一节口头习作训练每天下午的自习时间(一节),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题目是教师前一天布置的,可以命题作文,也可以是半命题或自命题作文……学生当堂口述,师生共同评议,教师适当点拔,把握导向,通过跟踪听课,老师在短时间内学生共同审题后,通过小组讨论,便有半数学生跳跃举手。四、实验收获通过这段时间的实验,我有以下几点收获:1、口头习作课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不同层次的锻炼和语言技巧的发挥。通过发展学生口头语言带动书面语言的发展,真正从整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