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依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节审计证据二、审计证据的种类按证据的外在形式分:(二)书面证据书面文件形式的证据,最主要的审计证据,也称基本证据。审计程序:除观察外的所有程序目标与认定:九个目标与五个认定均可实现。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1、外部证据:由外部机构或人员编制(1)直接递交给CPA证明力最强。如:应收账款函证回函、专家证明函件(2)由客户提交给CPA证明力较强,但有变造的可能。如:银行对账单、购货发票(3)注册会计师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彪、分析表,证明力强。2、内部证据:由客户自己编制(1)在外部流转,获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承认如:销货发票、付款支票(2)只在内部流转,如:会计记录、账薄、记账凭证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在外流转过的内部证据证明力强于只在内部流转的内部证据。(三)口头证据口头证据是有关人员对CPA的提问做出的口头答复所形成的证据。口头证据可发掘出一些重要线索,但需得到其他证据的支持,属于辅助证据。审计程序:询问目标与认定:除机械准确性外所有的目标;五个认定证明力:较弱(四)环境证据指对客户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不属于基本证据。1、有关内部控制情况;2、客户管理人员素质、品德;3、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审计程序:观察或询问目标:总体合理性证明力:弱各种证据证明力强弱的比较:书面证据强于口头证据;外部证据强于内部证据;CPA自行获得的证据强于由客户提供的证据;内部控制较好时的内部证据强于内部控制较差时的内部证据;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证据能相互印证时,证明力更强。三、审计证据的特性:充分性&适当性(一)充分性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CPA的审计意见。即CPA形成审计意见应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充分性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二)适当性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上的规定。适当性包括审计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靠性。1、相关性:审计证据必须与审计目标及被审计事项相关。2、可靠性:审计证据应该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不同来源的审计证据可靠程度判断:类似于其证明力的强弱!(三)关于审计证据的其他事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密切相关。审计证据越相关和可靠,则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反之。成本—效益原则,CPA不能获取最为理想的审计证据时,可考虑以次优证据来替代,如异地实物资产的审计方法的选择问题。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四、证据是否充分适当的主要考虑因素(一)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CPA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审计风险越高,则支持CPA形成审计结论或意见的证据数量就越多;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也越高。(正向)(二)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越重要的项目,CPA就越需更多的证据以支持其审计结论;对于不太重要的审计项目,可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如:存货和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三)CPA及助理人员的经验CPA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越丰富,则他们越可以从较少的审计证据中判断出被审事项是否存在错误或舞弊行为,从而减少对审计证据数量的依赖程度。(四)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一旦发现了被审事项存在错误或舞弊,则客户会计报表整体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就增加。此时,CPA就应增加审计证据数量,以确保作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和意见。(五)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如果大多数审计证据都属于可靠程度较高的证据,CPA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数量就可减少;反之,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应增加。五、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按审计程序的目的,可将注册会计师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分为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七、分析性程序1.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强制要求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用作实质性程序。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质性程序时必须使用分析程序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强制要求八、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一)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二)整理与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审计依据三、审计证据的特点层次性相关性时效性地域性四、运用审计依据应遵循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真实可靠原则利益兼顾原则第三节审计工作底稿二、性质存在形式:审计工作底稿可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