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doc

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詹天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作者单位:通州区庆丰小学邱永康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20课《詹天佑》。二、教学目标:1、通过“读、画、查、演、夸”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巧妙“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的事例,学习他的爱国和创新精神。2、学生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感悟、理解语言,通过画图、演示、讲解,展示詹天佑的杰出才干。3、尝试围绕一定主题搜集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促进语文学习,进一步理解詹天佑的“杰出”和“创新”。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四、教学难点:“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解决坡度大的问题?五、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有关资料,设计相关课件。2、学生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预习课文。六、设计理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找资料解决疑难问题,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画图、演示、讲解、交流、合作,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七、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方面学生方面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首页)引导学生小结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认真倾听,看板书,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学习“开凿隧道”1、快速阅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引导学生了解“居庸关”、“八达岭”这两座山的特点。3、出示自学提示(课件),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用电脑画图展示自学成果。4、引导评析。5、教师课件出示开凿示意图或演示图(也可选取学生画得好的图展示)6、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感受。7、指导朗读。1、读课文。反馈并相机板书。2、学生回答,要求在书中做记号和批注。3、根据提示,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用电脑画开凿隧道示意图。(邻桌可交流、合作学习)4、展示自画图,介绍自己开凿隧道的过程,其他学生倾听后作出评议。5、学生认真观看。想想这样开凿隧道的好处。(或让学生介绍这样画的想法)6、读书,谈体会。必要时指导读句子。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詹天佑的杰出。1、让学生通过读、悟、画来理解课文,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智慧。2、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电脑画图便于展示、讲评。多方位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3、培养自学能力、倾听习惯、表达能力。三、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1、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提出疑问。2、问题归类,指导学生上网查资料,结合读课文解决疑难。3、指导学生演示课件,讲解火车上山的过程。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人”字形线路的好处。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创新”才能。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提出不理解的问题。2、细读课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作出反馈,搞清楚山势及火车行驶方向。3、个别演示,讲解,其他学生倾听,思考,作补充或评析。4、读课文,举例子,体会詹天佑的创新才能。5、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1、通过读、查、演、说体会詹天佑的创新才能。2、培养上网查资料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及听说能力。四、读最后一段,夸夸詹天佑1、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赞叹不已”,想想外国人会如何夸赞詹天佑?中国人会怎么夸?读书、想象、夸夸詹天佑。能从不同角度表达对詹天佑的感情。五、查资料,创意表达1、上网查查有关詹天佑和铁路新成就方面的资料,想想,看完资料后,你想对詹天佑或其他人说点什么?请写下来。查资料,读资料,写感受,反馈。能收集相关资料,学会创新表达。八、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在本节课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1、学习“开凿隧道”部分,学生先自读自悟课文,再用电脑画开凿隧道示意图,最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师生机互动等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项交流机会,培养了合作精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2、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采用“自读——提出问题——上网查资料解决问题——结合学习和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创新才能”的方式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能力,收集、分析、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看到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读、思、画、查、演、议、夸”的过程中,就知道这节整合课成了“真实”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