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3、倒装句。例1、(2004年广东卷考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判断句请判断:判断句:2、3、4、6、8、9判断句:2、3、4、6、8、9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为””是“等表判断。3、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4、直接判断倒装句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张溥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4、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5、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冯婉贞》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什么)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3.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倒装句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为””是“等表判断。3、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4、直接判断倒装句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省略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省略主语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