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子宫内膜癌.doc

子宫内膜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子宫内膜癌的病因迄今无肯定结论,目前普遍认为内膜癌的发生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作用(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密切相关。而肥胖、不孕、绝经晚于52岁、高血压、糖尿病等为发生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危险性增加1~24倍。[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1)子宫诊刮病理活检发现癌变细胞;(2)宫腔及后穹隆吸片,宫颈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发现异常细胞;(3)宫腔镜检查发现可疑内膜组织;(4)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伴妇科检查发现宫体增大或变硬、有结节感;(5)CT、B超等检查发现子宫占位。凡具有上述(1)者可确诊,(2)、(3)、(4)、(5)者可拟诊。2.组织学分类1988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提出子宫内膜癌的新分类,其中以子宫内膜样腺癌最为常见,且多数预后较好。包括:①子宫内膜样腺癌(约占80%):亚型有伴鳞状上皮分化、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腺鳞癌、分泌型和纤毛细胞型;②浆液性腺癌;③透明细胞腺癌;④粘液性腺癌;⑤鳞状细胞癌;⑥未分化癌;⑦混合癌。3.临床分期目前使用FIGO的二个分期法:①1971年的临床分期,用于单纯放疗或术前放疗者。②1989年的手术-病理分期,用于手术作为首次治疗者。表10-3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1971年临床分期1989年手术-病理分期0期原位癌Ⅰ期癌限局于宫体Ⅰa宫腔深度<8cmⅠb宫腔深度>8cmⅡ期癌累及宫体及颈管,但未超出子宫外Ⅲ期癌浸至子宫外,但未超出真骨盆Ⅳ期癌超出真骨盆,或明显累及膀胱、直肠粘膜,但泡样水肿不属Ⅳ期Ⅳa肿瘤累及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乙状结肠或小肠Ⅳb远处器官转移Ⅰa期G1、2、3癌局限于内膜Ⅰb期G1、2、3子宫肌层侵犯<?Ⅰc期G1、2、3子宫肌层侵犯>?Ⅱa期G1、2、3颈管腺体受侵Ⅱb期G1、2、3宫颈间质受侵Ⅲa期G1、2、3肿瘤浸至浆膜和/或附件受累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Ⅲb期G1、2、3阴道转移Ⅲc期G1、2、3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Ⅳa期G1、2、3肿瘤累及膀胱和/或肠粘膜Ⅳb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转移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注:G1、2、3:代表组织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国际分期(UICC,1992)T--原发肿瘤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未发现原发肿瘤Tis原位癌T1肿瘤局限在宫体T1a肿瘤局限在子宫内膜T1b肿瘤侵犯1/2子宫肌层或更浅T1c肿瘤侵犯1/2以上子宫肌层T2肿瘤侵犯子宫颈,但未超出宫外T2a仅宫颈内腺体受侵犯T2b宫颈间质受侵犯T3局部和(或)区域扩散T3a肿瘤侵犯子宫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水中找到癌细胞T3b侵犯阴道T4肿瘤侵犯膀胱粘膜和(或)肠粘膜N区域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NO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MO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按TNM分期)0期TisNOMOⅠA期T1aNOMOⅠB期T1bNOMOⅠC期T1cNOMOⅡA期T2aNOMOⅡB期T2bNOMOⅢA期T3aNOMOⅢB期T3bNOMOⅢC期T1N1MOT2N1MOT3a3bN1MOⅣA期T4任何NMOⅣB期任何T任何NM1[治疗方案]1.治疗原则: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放疗,当前强调综合治疗。Ⅰ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术前或术后放疗,不宜手术者采用放射治疗Ⅱ期手术与放疗综合Ⅲ期以放疗为主,或放疗与手术、药物的综合治疗Ⅳ期激素治疗、化疗或二者合并治疗张体外放疗包括盆腔及延伸至腹主动脉淋巴区域的照射。HYPERLINK"http://www.chinaswzl.com"中国生物治疗网HYPERLINK"http://www.chinaswzl.com"www.chinaswzl.com杨教授特别指出,张体外放疗包括盆腔及延伸至腹主动脉淋巴区域的照射。张体外放疗包括盆腔及延伸至腹主动脉淋巴区域的照射。(1)手术治疗:可选全子宫附件切除术及扩大子宫切除术。(2)放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单纯放射治疗包括二部分:体外照射和腔内放疗。有主张体外放疗包括盆腔及延伸至腹主动脉淋巴区域的照射。(3)激素治疗:原则上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宜用激素治疗,受体阴性者选用化疗。1)孕激素:子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主要是孕激素治疗,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病人,客观有效率为30%~40%,主观症状改善达70%,约20%病人可获长期缓解,中位生存期25个月。常用的药物有:甲地孕酮160mg/日口服;甲孕酮150~200mg/日口服。2)三苯氧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