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计划报告《食物与养生》.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研究计划报告《食物与养生》.doc

研究计划报告《食物与养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究计划报告课题名称:食物与养生研究学院系别:艺术学院美术系小组成员:研究目的:“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养生首先指的是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长寿的。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所谓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康复。同时食补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起到的作用。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营养平衡,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忍饥挨饿,也不宜暴饮暴食,不可偏嗜某种食物,也不可偏废某种食物。还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不吃不洁、有毒食物。并应根据自身的身体况禁忌某些食物,这样才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达到饮食养生长寿的目的。饮食养生是通过吃来进行的。应用日常食品,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生理病理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一种乐于被人们接受的重要养生手段。研究方法:1、利用网络获取资料信息2、利用文献进行补充3、通过问卷进行调查4、针对某种样本进行研究研究方法:1、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2、前期准备,查找资料,发放问卷3、对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研究内容:摘要:中医食疗养生历史悠久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饮食养生、预防和治疗疾病。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饮食关键词:中医、食物、养生、疾病养生三件事:睡眠、便利与饮食。正所谓“夫为医者,当须先动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饮食养生、预防(食养)和治疗(食疗)疾病。《周礼·天官》《周礼·天宫》中里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所谓是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所谓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食物与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医所推崇的预防以及治疗疾病的首选“良药”。在现代社会由于不健康不正当的饮食以及外来食品的冲击,打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给我们的宝贵食疗养生的方法,导致人们亚健康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然而外来的西药更是以其快速的药效而“征服”人心,导致大部分人群身体一有不适就赶紧的服用西药。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不同的作用和疗效。“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由于人们生活逐渐富裕,“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饮食更需要节制。古代有很多关于食疗养生的书籍,如《食疗本草》《食疗本草》、《饮食药膳》《饮食药膳》。也许多中医古书都有对食物及其食疗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药物365种药,有50余种食物;再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共有1892种药材,谷、菜、果部300多种,虫、介、禽、兽400多种。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食疗养生都是被人们甚为重视的。正如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所说的“把你的食物当药物,而不是把你的药物当食物”。到了1900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等六大营养素的提出,西方国家也开始注重食物与养生。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中,认为健康四大基石中,生活方式的因素占到四大基石的60%。在生活方式的60%中。饮食因素占到生活方式因素的50%。因此,天天月月年年的一日三餐决定了你的健康,吃对了是健康良药,吃错了是慢性毒药。”《张晔》中医对食物养身的研究历史深而久远。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事物即为药物,他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中医食疗养生有几个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2、强调食物的的四性五味;3、整体辩证(质)施食,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气血;6、因人、因时、因地制宜;7、时时注意固护脾胃;8、注意饮食禁忌。四性五味中的四性是指温、热、寒、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四性中寒热片形不明显的即位平性。例如白菜和青菜都是归胃经和大肠经,性平,诸无所忌;土豆也是平性,归脾经和胃经,常食补气健脾,不过因为含糖类较多患有糖尿病者不宜多食,发芽土豆有毒勿食。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纠正热性体质,保护阴液,减轻热证。寒凉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茭白、菱肉、百合、藕、竹笋、慈姑、魔芋、空心菜、蒲公英、败酱菜、鱼腥草、马齿笕、蕨菜、苦菜、荠菜、香椿、黑鱼、鲤鱼、河蟹、泥螺、文蛤、蛏子、海蜇、海带、紫菜、牛奶、豆浆、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例如,凡事面红目赤、狂躁妄动、颈项强直、口舌糜烂、牙龈肿痛、口干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脉数的等实火病症,可以之为原料烹饪食用,有助于清火祛病。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纠正寒性体质,保护扶助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