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大渊****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汉时期成都大商人罗哀除了垄断巴蜀盐井之利以外,还往来长安、巴蜀之间,厚赂外戚王根、幸臣淳于长,依仗他们的势力,在各郡国大放高利贷,没有人敢于拖欠。这反映了()A.汉代长途贩运发展迅速B.外戚权臣垄断国家财权C.西汉时期商人地位很高D.当时官商勾结盘剥人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成都大商人罗哀垄断巴蜀盐井之利,又往来长安、巴蜀之间,依仗外戚王莽、幸臣漳于长的势力。在各郡国大放高利货,没有人敢于拖欠,这反映了当时官商勾结盘剥人民,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哀垄断巴蜀盐井之利,不能说明汉代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戚权臣垄断巴蜀盐井之利,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时期商人借助外戚权臣的势力盘剥人民,不能说明所有商人地位都高,排除C项。故选D项。2.“物勒工名”制度始于春秋时期,它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唐律疏议》中明文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这说明“物勒工名”制度()A.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体现B.是手工业高度发达下的产物C.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工匠精神D.提升了民营手工业生产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可知,“物勒工名”制度是为了考核工匠的诚信,如果工作不合格,就会受到惩罚,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工匠精神,C项正确;“物勒工名”制度是为了考核工匠的诚信,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物勒工名”制度是为了考核工匠的诚信,与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无关,排除B项;“物勒工名”制度是为了考核工匠的诚信,与是否能够提升民营手工业的生产效率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述:“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材料反映出()A.唐回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B.唐高宗时回纥助力唐政府灭东突厥C.回纥被唐朝各种制度文化同化D.回纥是唐朝时期北方最强大的民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可知,唐朝时期,回纥有功于唐朝,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A项正确;唐高宗时回纥助力唐政府灭西突厥,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民族交融,并不是同化,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回纥是唐朝时期北方最强大的民族,排除D项。故选A项。4.范仲淹《上执政书》:“今国家有劝农之名,无劝农之实。每于春首,则移文于郡,郡移文于县,县移文于乡;乡矫报于县,县矫报于郡,郡矫报于使。利害不察,上下相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A.政府注重发展农业B.对吏治的整顿势在必行C.政令传递复杂繁琐D.中央对地方控制很严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则移文于郡,郡移文于县,县移文于乡;乡矫报于县,县矫报于郡,郡矫报于使。利害不察”可知,对于中央政府有关劝农的公文,地方乡、县、郡长官都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没有将劝农落到实处,这反映了当时北宋吏治的腐败,对吏治的整顿势在必行,B项正确;根据材料“今国家有劝农之名,无劝农之实”可知,政府并没有实际的重视农业的行为,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地方作假的现象,而非政令传递复杂繁琐,排除C项;北宋时期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5.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令文臣额尔德尼,噶盖利用劳古文字母创制满文。满文创制成功后,立即应用于实际。发布指令文告。往来文书章奏议论以及记录档案等均据以书写。这一做法意在()A.巩固清王朝的统治B.增强女真族凝聚力C确保公文流通顺畅D.维护满蒙友好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努尔哈赤创立满文,并用满文发布文告,往来文书皆用满文书写,文字的创立和推广目的是增强女真族的凝聚力,增强后金的国力,B项正确;努尔哈赤是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