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doc

第六课十三岁的际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课十三岁的际遇一、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词语,弄清一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掌握课前44个词语。3.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际遇莫名稚气尘缘白驹过隙蓦然穹隆不胜恍悟茫然若失骤然津津有味不折不扣迷离徜徉涉足絮语摒弃犀利一视同仁谈笑风生绅士风度古朴凝重耳目一新安恬撷取惆怅4.掌握一些HYPERLINK"http://www.teachercn.com/zxyw/Xclj"\t"_blank"修辞知识比喻:即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就是比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运用比喻,可以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浅显、易于理解。(二)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理清感情变化的轨迹。2.品味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3.体会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三)情感目标1.细细体味作者激情洋溢的文字,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激情。2.学习作者那种“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二、主题思想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北大的际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怀抱中成长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感激和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情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文作者田晓非写作此文时,是北大学生。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她怎么看北大呢?她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学习了此文,我们就会有收获的。(二)独立阅读课文,扫清文词障碍默读全文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三)词语学习1、学习课文前的四十四个词语。2、查工具书,掌握下列词语,并抄录在本子上。际遇:遭遇(多指好的)。尘缘:尘世的缘分。佛教徒或道教徒指现社会界人与人才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机会。穹窿:指中间高、四周低拱形。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絮语:絮絮叨叨地说。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凝重:凝固而又沉重。安恬:安详恬静。撷取:摘下,取下。惆怅:伤感,失意。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课文指许多话堆积在心底。呜咽:低声哭泣。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它。绅士风度:指有教养的美好的举止姿态。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通幽曲径:通向幽深去处的曲折小路。(四)分段、概括段意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在弹指一瞬间孩时的梦想实现并且已在北大生活了两年,欲向北大诉说心语。第1自然段,写从泛黄的照片上初识北大,梦想产生。第2自然写乘车路过北大,表现少年的自信。第3自然段感慨时光飞逝,第4自然段再现初入北大天真浪漫的“我”和如今的茫然若失。第5自然段欲向朝夕相处的北大诉说心语。第二部分:回顾两年来,北大的哺育和给予,展现北大的精神魅力。这部分写的主要意思是北大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知识魅力:第6自然段写由参观图书馆而顿悟自己的无知。第7自然段写与北大的际遇,是又一个新的开始。第8、9自然段写书籍为我打开新世界,北大为我开启智慧和真理之窗。人格魅力:第10自然段写北大学生的物质。第11自然段写北大老师的风采。第三部分:倾诉对北大难以分割的浓厚情感和歌颂之情。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这样分段,显得自然、合理。(五)总结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放事中吸取一点什么,这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板书设计:1、题目:战士守岛2、重点词语3、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