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十三岁的际遇第一课时.doc

十三岁的际遇第一课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喇嘛甸中学导学案年级:初一学科:语文课题十三岁的际遇课型预习+展示穹窿(qiónglóng)涉足(shè)徜徉(chángyáng)絮语(xù)犀利(xī)安恬(tiān)撷取(xié)惆怅(chóuchàng)沉淀(diàn)呜咽(yè)2、解词: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白驹过隙(xì):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通幽曲径:通向幽深去处的曲折小路。三、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默读全文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2、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四、概括文章要点,理解文章内容(一)思考:课文哪部分内容集中叙写了“十三岁的际遇”?1、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用两个最能体现作者心路里程的字,概括作者7岁到16岁的四个生活剪影:7岁的见到一张泛黄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10岁的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感。13岁的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16岁的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两年北大生活,展望未来,渴望创造与飞翔。明确:七至十六岁的生活:主备人张莎莎节数1备课时间2012.9.29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能力目标: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难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学法指导自主学习研究探讨导学内容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学生交流)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二、检查预习1、注音:7岁初知北大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向往10岁初见北大固执地扭过头自信13岁进入北大没想到这么快自信16岁感悟北大不胜凉意茫然若失2、朗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二)1、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去写北大的?北大的图书馆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2、学习课文第6--9节,思考:(1)入学之初,她有一句雄壮的誓言,你知道吗?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思想?(2)她看到图书馆有那么多书,心里怎么想的?回忆起一件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往事?(3)北大的什么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对她的影响是什么?(4)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3、学习课文第10----12段,思考:(1)她喜欢北大的哪些人,她看到了什么?(2)朗读10、11段A、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北大的人:北大学生的敏感、纯洁、机智与生机勃勃让作者感受到北大特有的清新自由的气氛。北大的老师让作者第一次懂得了老师二字真正的涵义:严谨治学,诚恳做人。五、小结: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写法上能够合理安排结构,语言运用多种修辞给人以美感。六、作业设计1、抄写字词2、摘录文中精彩语句,说说妙在何处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