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大自然中的和谐。在大自然中,我们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和一颗爱大自然的心。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当“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时,“我”在途中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学情分析:本课虽然内容短小,但文中的许多事物离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较远,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手段呈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课时目标:1.读课文,体会作者细心地观察和描写。2.阅读语段,通过品味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重点难点:重点通过重点词句,想象情景。难点体会作者的细心观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船的鸟》。二、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中都有哪些人?他们要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谁?(文中讲了“我”和母亲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途中遇到了一只搭船捕鱼吃的翠鸟。)2.齐读第1自然段。教师相机出示“小船”的图片。三、品读第2自然段,体会观察1.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样的,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出示第2自然段。3.指名学生读。4.交流读后的体会。师:在你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这只翠鸟有哪些特点?请用笔在文中画出来。6.教师板书这只翠鸟的特点。羽毛——翠绿翅膀——带着一些蓝色嘴巴——长、红色7.交流讨论,作者抓住了翠鸟的什么特点来进行观察和描写。8.教师总结。作者仔细观察,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展开想象和与同类事物作比对翠鸟进行了描写。四、品读第3自然段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中的问句。师:那么这只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小组内交流。)五、品读第4、5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翠鸟捕鱼时的动词,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2.从这些动词中,你发现了什么?(作者观察得十分仔细。)3.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这只翠鸟搭船是要干什么。(捕鱼吃)六、升华主题,出示图片《搭船的鸟》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想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幅图片怎么样?你喜欢这样的情景吗?你们能像作者那样仔细观察,然后写一种小动物吗?(学生交流。)梳理板书:搭船的鸟羽毛——翠绿美丽翅膀——带着一些蓝色嘴巴——长、红一下子本领高没一会儿教学感悟: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确想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从文中找有关的词句,发现作者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并再次通过体会描写翠鸟捕鱼的动词去引导学生感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用上这么准确的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