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文《琵琶行》特殊句式第一篇:文言文《琵琶行》特殊句式互文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和客在船在文义上互文见义,相互应和、补充。并非只有主人下马,也不是只有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惟其如此,下句举酒欲饮才顺理成章。省略句1、初为《霓裳》后《六幺》:此句为平行语省略(王力《汉语诗律学》提法)。诗词中,短语或句子如果是两个并列的部分组成,有时可省略关联词,有时省略主要成分。这句承前省掉为。与之相同的还有:今年欢笑复明年(欢笑)、春江花朝秋(江)月夜。2、本长安倡女:省略谓语,本(是)长安倡女。3、使快弹数曲:省略之,琵琶女,使(之)快弹数曲。4、送客湓浦口:省略于,在,送客(于)湓浦口。5、感斯人言:省略于,被,感斯(于)人言6、沉吟放拨插弦中:省略于,在,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状语后置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漂沦:漂泊沦落。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转徙于江湖间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湖间转徙。全句翻译为如今漂泊沦落,在各地间流离转徙。介宾短语后置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向。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2、转徙于江湖间:于,在。应为于江湖间转徙。第二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导入:从近几年中考看,翻译句子往往考查特殊句式,能够清楚的辨析句子的特殊句式,就等于抓住了句子大的方向,敏锐的发现这些特殊句式,并把它们翻译好,翻译的通顺流畅,这样才不会在翻译中丢失相应的分数。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一下文言特殊句式中的其中一种句式。(问:文言中主要有哪几种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二、课前温习: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4、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伤仲永》。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爱莲说》7、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8、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核舟记》9、是谓大同。《礼记》10、天下为公。《礼记》1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12、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观潮》1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1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16、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1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18、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19、吾闻二世少子也。《陈涉世家》2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1、号为张楚。《陈涉世家》22、此教我先威众耳。《陈涉世家》23、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24、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25、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2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27、此用武之国。《隆中对》28、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2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30、“此城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2、宋所谓无雉鸡鳆鱼者也。《公输》33、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35、是鱼之乐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6、子固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7、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知识归纳1、什么是判断句式?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部分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部分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句: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部分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例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4)“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句: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比较少见。例句:巨是凡人,偏在远郡。(8)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