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公路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村村通公路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村村通公路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XX县XX乡XX村通村公路工程(2012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县以工代赈办公室编制时间:二〇一一年八月XX县XX乡XX村通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括1.1.1项目名称:XX县XX乡XX村通村公路工程1.1.2项目总投资:300万元1.1.3路线长度:15公里1.1.4等级标准:四级公路,20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1.2研究的依据1、国家关于乡村道路建设的有关精神2、国家关于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政策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交公路发[1996]610号)5、《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方法》(交公路发[1996]611号)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编制方法》(交公路发[1996]612号)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1.3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工作范围和规定,我们对该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辐射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交通量调查与预测、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指标、工程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1.4研究的主要结论1.4.1建设必要性为落实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广大农村地区交通基础条件,实施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是公路交通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历史机遇,坚持“依靠政府、发挥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造价、确保质量;实事求是、加快发展”的建设原则,积极实施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提高路网基础水平,改善农村交通条件,适应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1.4.2建设规模XX村通村乡村道路计划建设总里程为15公里,建设地点在XX乡XX村,项目设计为12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标准,该路主要为东西线型,东起省道S302线XX乡政府,西至XX村民委员会。1.4.3工程技术方案该路为山岭重丘四级公路,路基宽4.5米,路面宽4.0米,砂砾垫层8公分,路面凝结碎石12公分,项目建设期为一年。主要工程量:路基土石方85000立方,浆砌挡土墙3500立方,浆砌排水沟2647.52立方,碎石10000立方米。1.4.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该以工代赈道路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70万元,地方配套30万元。1.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一计算行车速度Km/h15二1路基宽度m4.52路面宽度m4.03培土路肩宽度m0.25三1最大纵坡%132最小坡长M203最大坡长M30四路面基层类型天然砂砾层五路面面层类型泥结碎石路面六路面横坡%0七设计车辆荷载公路—二级1.4.6结论与建议该项目建成后,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镇投资环境,加快城区商贸、促使农产品的外运,促进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快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保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使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各级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以工代赈是以救济为手段,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为内容,以缓解和最终消除贫困为目的,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刺激其自我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扶贫开发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对以工代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贫困地区输血,为贫困地区造血”是国家以工代赈项目的宗旨。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目前,公路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将侧重扶持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铺平道路,创造条件。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乡XX村地处边远,沟深路窄。XX村通村乡村公路是通往县城的唯一交通运输道路,2008年修建时,因资金、地形、人力等所限,所修道路狭窄,轻型小货车勉强能通过。每年雨水季节,遭受雨水冲刷,多处路基和边坡都被冲毁垮塌,来往人员须翻山越岭绕道而过。冬季冰冻三尺,人畜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