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docx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教案【实用】大班科学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科学教案篇1幼儿现状观察:1.通过日常观察发现多数幼儿不会根据天气调整自己的衣服;2.通过教学活动发现幼儿缺乏将所感知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的能力,需要我们设计有趣的游戏进行引导;3、通过日常游戏发现幼儿缺乏合作意识;活动目标:1.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初步了解风有大小、方向的区别。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3。萌发初步的合作意识。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气球、纸球、乒乓球、积木、沙包、纸条等材料。乒乓球若干,无盖纸盒五个。天气预报录像片断;不同方向的风吹动国旗的图片。2.经验准备:喜欢各种各样的科学小实验活动。有一定的倾听观察能力。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感知风,了解风有大小、方向的区别。活动难点:游戏中尝试控制风的大小与方向。活动过程:突出师幼互动,整个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游戏感知每组桌上有气球、纸球、积木、沙包、纸条等材料。幼儿观察——桌子上有什么?游戏——不用手却让玩具动起来思考并交流——怎么让玩具动起来的?玩具都动起来了吗?为什么有的玩具动了,有的玩具没有动?怎样让没有动的玩具也动起来?幼儿发现——用嘴吹和用纸板扇都能有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第二部分:观察讨论1、每组选一名幼儿,自选方法,可以用嘴吹纸球、也可用纸板或其他材料扇纸球,同时比赛,看谁的纸球远;幼儿讨论——用嘴吹和用纸板扇出的风有什么不同吗?同样是用嘴吹出的风有什么不同吗?怎样得到大一点的风?怎样得到小一点的风?怎样让没有动的玩具也动起来?幼儿发现——风有大小的区别。使劲吹风就大,轻轻吹风就小;用嘴吹风小,用纸板扇风大。2、观看天气预报预报风力风向的`片断,了解风有方向。观看不同方向风吹动国旗的图片,看到不同方向的风的作用。第三部分:游戏探索游戏方法:时间:5分钟;要求每组5人,每人一个乒乓球;要把球放在桌子一边,不许用手拿,也不许用头、身体去碰球;把球弄进桌子对面的盒子里。看哪组最快。初次游戏后,以相机录下幼儿游戏镜头。优胜组介绍经验,全体幼儿观察分析游戏方法幼儿发现——在游戏中要不断调整球的方向,掌握吹的力度,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吹进球。再次游戏,体验成功延伸活动:继续开展风的游戏,了解风的特性,拓展人们利用风的经验。大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网状物品的作用及其应用情况,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准备1、图片--手球乒乓球2网球22、收集的各类网状物品若干(如窗纱、菜罩、蝇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网、网兜、捕虫网、发网等)。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这是什么?(蜘蛛。)它们在干什么?(织网、捕捉昆虫。)2、蜘蛛是怎样用网捉虫的?(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或经验讲述。)二、讨论交流1、教师:蜘蛛网的用处真大,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也都用上了网或像网的东西,你们找到这些东西了吗?在哪里找到的?2、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看到的网状物品。启发幼儿:-妈妈的衣服像网-装西瓜的袋子是网状的-足球门像网-乒乓球桌的中间有网等等。3、集体讨论网状物品的作用。教师: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做成网状的?做成网状有什么好处?教师小结:有的是为了美观,有的是为了透气,有的是为了让人们看得更清楚等。三、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1.观看-儿童公园的网状跳跳床-电扇上的安全网-空调上的防尘网-洗衣机里的滤网-围墙上的铁丝网-网状保安窗、纱门、纱窗、各种球网等。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看到的网状物品,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四、设计各种各样的网1.教师:如果请你设计,你想做一张怎样的网,用来干什么?2.幼儿在纸上自行设计各种用途的网或网状物品。3.小组交流所设计的网状物品及其用途如捕捉动物的网,用作游戏的网,用于日常生活的'网等。活动反思:仿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各种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仿生制品,凝聚着人类高超的创造才能。“奇妙的网”巧妙地把众多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用途不一的网状物品与蜘蛛结网这一自然现象联系了起来,这不仅使幼儿有可能在经验层面上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感知印象,还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条件。因此就题材而言,此活动设计对我们拓展科学教育的内容是有所启发的。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它可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许多方面。在此次活动中至少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提倡的:其一,较多地运用了讨论交流的方法,使幼儿不仅从教师那儿,而且可以更多地从同伴那儿获取信息;其二,让幼儿有机会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只面对眼前的感知对象;其三,以绘画手段进行设计的环节使幼儿有可能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