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ppt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栽培模式研究目的材料与方法优化施肥和化学调控对提高大豆油分和抗旱性的影响黑农41盆栽肥料及化学调控物质行间覆膜增产效果黑农44、绥农14哈尔滨(平地、岗地);绥化市北林区(平地)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建立黑农44、秋翻秋起垄,以穴播、优化施肥、抗旱种衣抗旱叶面肥和行间覆膜为单项技术进行组装结果与分析表2抗(耐)旱高油大豆品种(系)产量表现2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黑农41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表4黑农44不同播法和密度对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3-2不同整地方式对黑农41、黑农44品种产量及油份产量影响表6不同整地方式对黑农41、黑农44品种产量和脂肪产量的影响表7优化施肥和化控剂对大豆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分枝期)表8优化施肥和化控剂对大豆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荚期)表9优化施肥和化控剂对大豆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表10优化施肥和化控剂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表11黑农44品种不同处理产量比较(哈尔滨2004年)表12绥农14品种不同处理产量比较(绥化2004年)表13黑农44品种不同处理产量构成因子(哈尔滨2004)表14绥农14品种不同处理产量构成因子(绥化2004)表15黑农44品种不同处理生育阶段表现表16大豆覆膜栽培对黑农44品种品质的影响(哈尔滨2004)5-3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效益分析6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建立7高油大豆黑农44和黑农41品种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示范讨论单项栽培技术对高油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优化施肥技术提高大豆的产量以及油份的积累,除了品种、耕作栽培措施外,优化施肥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大豆优化施肥,即适量少施氮,增施磷钾和接种根瘤菌可提高大豆产量和油份含量。适量少施氮可增加大豆产量4.2%—6.1%,油份增加0.08—0.25百分点。增施磷钾可增加大豆产量3.3%-7%,油份增加0.27—0.41百分点单独使用抗旱种衣剂或叶面肥对大豆产量和油份含量影响不大采取优化施肥配合使用种衣剂和叶面肥可增加大豆产量11.3%—15.6%,油份含量增加0.44—0.63个百分点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其增产幅度为13.55%—25.4%。每亩纯利润为11.7—47.7元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对黑农44各发育阶段的时间影响不大,覆膜栽培未有使黑农44品种提前成熟的作用对测产的绥农14和黑农44品种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绥农14品种脂肪含量较对照高出0.55%,蛋白质含量较对照低0.67%;黑农44品种不同试验地点覆膜和对照蛋白和油份含量变化不大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对其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建立通过对提高大豆产量和油份含量的单项技术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单项措施并进行组装采用在秋翻秋起垄的基础上,通过4项措施的阶梯累加进行综合研究其结果各处理对提高高油大豆黑农44产量和油份含量有正效作用,但处理5对提高产量和百粒重效果最佳,与对照在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差异,其油份含量比对照提高0.25个百分点。虽然处理4产量比处理3提高了4.4%,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抗旱叶面肥对提高产量效果并不明显。而抗旱种衣剂和抗旱叶面肥并未显著提高黑农44品种的百粒重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高油品种黑农44为核心,在蓄水保墒的秋翻秋起垄的耕作基础上,配之穴播+优化施肥(N7+P14+K10)+抗旱种衣剂+抗旱叶面肥+行间覆膜构成最佳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为了操作起来更方便,可采用配之穴播+优化施肥(N7+P14+K10)的方案来构成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因为该组合同样提高大豆产量和保持黑农44品种的原有油份含量,也达到了构建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的目标如果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也可增加配之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对提高大豆产量将起到正效影响吸收:黑龙江省推广的大豆高产模式栽培的技术要点,并与优质和旱作栽培技术有效的结合继承:“垄三”栽培技术的优点,在伏秋整地、秋起垄,分层施肥或深施肥,双条精量点播的基础上,增加了穴播、优化施肥等技术增加:优质高产同步优化单项技术的组装发展:旱作栽培技术——抗旱种衣剂和抗旱叶面肥的配合使用,在干旱适宜区或干旱年份增加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等结论致谢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