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027]中职学生人本管理之初探中职学生人本管理之初探2006-11-02摘要:中职学生的人本管理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应该针对中职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能力特点、生活环境特点制定相适宜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其一切教育和管理工作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个性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素质教育,而中职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平台。作者在近十年的职教工作中观察发现,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五类人群,即: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习惯不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者和单亲家庭子女。本文试对中职学校在教育和管理行为中就如何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接纳、理解这群"五难"(作者语)受教育者,如何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何制定和实施严格而又人性化的制度去塑造这些孩子的健全的人格和品性作些探索。关键词:中职生接纳理解自尊教育爱心管理一、问题的提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素质教育。从孔子"苦心砺志、关心社会"的教育理念到毛泽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无不说明这一点。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最佳平台是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因为,中职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考大学、而是学技能,考查学生不是单纯看分数、而是看能力。然而,作者发现,中职学校面临的处境是艰难的,首先,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师资培养、教育政策支持,尤其是经费投入是非常不够的;其次,社会对"中职"的认可度极低,认为读中职的学生是"差学生、坏学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打工学校"等,给从事中职教育的工作者和原本自尊心就极差的中职学生造成了自尊和自信阻碍;另外,读中职的学生文化基础、自信心和自律能力普遍较差,生源主要来自五类人群:一是家庭经济困难、二是学习困难、三是习惯不良、四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者、五是单亲家庭子女。据法制报、中国教育报和武汉晚报等媒体报道,目前社会上打架、偷盗等犯罪人群中绝大部分是初中甚至是初中未能毕业的14-19岁青少年,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就是这类人群。因此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宁和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也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仅就如何对中职生采用人本管理,如何培养中职老师和管理者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如何接纳、理解、尊重和科学地引导这些"五难"学生作些基础性的探索。二、中职学生的现状据有关报道,在德国和日本等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里,读中等职业技工学校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大学教授或专家的子女。德国总理施乐德在上海APEC会议上也曾宣称:德国最让他值得自豪的是拥有众多的受过正规的技校培训的高级技工人才。而我国近十年选择读技术学校的学生中是绝对没有大学教授或专家的子女,其中绝大部份学生的情况是文化基础不好、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自信,最多也只有15%的学生是因为真正希望学习技能、或者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选择上中职的。1、家庭经济困难者因为受我国"学而优择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份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学,然后弄个一官半职好光耀门庭。因此,凡有钱之家庭其子女即便门门功课不及格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钱"买高中"。虽然读中职的许多学生的文化成绩实际比"高中"生要好得多,但他们上中职并非是为了"发挥自身特长、学得一技之长、服务中国制造业",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上中职。2、学习困难者几千年的应试教育,考查学生最主要的是看"分数",尽管社会最终的用人尺度是看"能力",但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大学考国家公务员的尺度却依然是"分数"。对许多或动手能力较强、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或理解父母辛苦及家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上中职本该是他(她)们最理性、也是最合适的选择,然而事实上却是因为他们害怕考试、不爱"看书"却又想"读书"才作出的所谓无奈的选择。3、习惯不良难改者通过家访和调查发现,许多中职学生上初一、初二时的成绩是很好的,后来因为上网成瘾、或过份关注异性、或抽烟打牌而渐渐的荒费了学业,当他们想改掉"坏毛病"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病入膏肓、因为方法不济或恒心不足而难以自拔,中考之后只能痛苦地选择读中职。4、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者。中国经济东、西两头发展较快较好,其中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