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本年度财政预算案「关爱长者」服务需要调查(XXXX).pdf
上传人:韶敏****ab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8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回应本年度财政预算案「关爱长者」服务需要调查(XXXX).pdf

回应本年度财政预算案「关爱长者」服务需要调查(XXXX).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龍彌敦道786號中興商業大廈11樓電話27083322傳真30138689回應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關愛長者」服務需要調查(2010)簡介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本年二月廿四日發表的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就改善資助院舍的數目及私人院舍的質素提出了數項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配合安老服務委員會本年初發表的報告,在全港三個地區家居安老服務的試點計劃。雖然不少長者都有在家安老的願望,政府及安老團體亦積極倡議長者家居安老,然而政府及私營安老院舍宿位依然供不應求,安老事務委員會年初發表報告指出,在2009年3月,全港資助及私營安老院舍宿位總額達72,000個,居住院舍長者數目達整體長者人數的6.8%,可見社會的期望及一般長者及其家人的需要存在極大落差。本研究希望從現時一般入住長者及其家人情況,探討現時長者對安老服務需要,從而提出在住院及社區服務的意見。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有三:從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的身體、精神及各方面情況,探討現時長者的護理服務需要;1.探討家有長者的家庭在照顧長者所遇上的困難;2.提出今後政府在安老及家居服務的方向及建議;3.研究對象本研究在曾接受長者家安老院一站通服務的15,000多個案中,隨機抽樣其中經已入住安老院的個案,就長者入住安老院前的健康情況、護理需要、使用安老服務情況、照顧者狀況等範圍,作出統計及分析。調查在1033個訪問電話中成功跟進500人,搜集他們的意見。1九龍彌敦道786號中興商業大廈11樓電話27083322傳真30138689研究結果摘要於500個經已入住安老院的個案當中,我們得出以下主要發現:I.大部分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健康狀況甚差a.本研究發現,大部分個案均患有一至多種長期病患,其中63%患有高血壓,25.2%患有老年痴呆症,20.6%為糖尿病患者;b.超過60%的個案在入院前三個月內曾因病進入醫院接受治療,其中42%因中風及25%因骨折,這些均影響到長者的活動能力;II.長者自理能力欠佳c.統計顯示超過77%的長者的精神狀態被評估為「半清醒」及「不清醒」;d.超過54%的長者有溝通問題;e.超過63%的長者需要使用助行工具或長期臥床;f.75%的長者需要協助餵食;63%需要協助沐浴,超過20%需要管道餵食,失禁的亦超過61%;III.護理者未能照料長者g.雖然多達73%的護理者與長者同住,但超過60%的護老者有全職或兼職工作,更重要是,超過75%的同住照顧者每日只花兩小時或以下與長者相處;h.此外,在不與長者同住的護老者中,超過77%每月探望長者一次或少於一次;IV.長者及家人均不希望安排長者入住院舍i.超過56%家人並不接受安排受家中長者入住安老院,另有31%尚未作決定;大部分受訪者(76.6%)提出「沒有時間照料長者」是安排長者入住院舍的原因;j.80%的長者沒有接受任何家居安老服務;k.超過40%長者並不願意入住安老院,另外29%因不清醒而未能作出決定2九龍彌敦道786號中興商業大廈11樓電話27083322傳真30138689V.入住院舍需要迫切l.入住安老院前,81.6%長者未有接受任何安老服務,亦只有7%長者有申請資助安老院宿位;m.受訪者入住院舍的迫切性極大,84.2%家人打算於兩周內安排長者入住院舍,其中33.8%更要於一周內處理;n.只有4.8%家人曾經為長者尋找安老院,亦即九成半以上的護老者是首次為長者安排入住院舍,其中86.4%受訪者從未參觀過院舍。3九龍彌敦道786號中興商業大廈11樓電話27083322傳真30138689建議長者家安老服務研究社認為,統計顯示大部分入住院舍的長者不論身體及精神狀況、自我照顧及活動能力均偏低;更加令人憂慮的是,大部分與長者同住的護老者每天與長者相處時不足二小時,而相當於四分之三的與長者不同住照顧者,他們探望長者的次數僅為每月一次或少於一次。少於兩成的長者使用家居服務,顯示居家安老及社區照顧嚴重不足,而且滲透率偏低;加強發展家居照顧,無疑是長遠解決長者長期護理需要的一個重要政策方向,因我們的統計顯示,大部分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均需要長期及高度護理,我們要求政府更仔細研究長者的護理需要,配合服務及支援隊伍,加上社區環境改裝及平安鐘等設施,為在家安老的長者提供適切的家居照顧服務。不足一成的長者,於入住安老院前有輪候政府資助院舍宿位,反映長者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入住安老院舍的抗拒;不過,他們亦大多未能就居家安老作出計劃。及至長者身體狀況出現突變,家人會有迫切需要作出安排,意味他們在各方壓力下,要於極短期之內處理長者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