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在4万亿刺激经济增长举措的拉动下,水泥成为最先回暖的产业之一。2009年中国水泥的市场表现,几乎粉碎和颠覆了年初人们对水泥产业发展的预测,尤其是水泥市场的需求超过所有人的预期。第一,没有想到2009年的水泥市场需求那么好。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的水泥产量近16.5亿吨,同比增长2.5亿吨。这个增量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水泥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2.5亿吨是什么概念,就是相当于位居世界第二、第三的印度和美国水泥年产量的总和。第二、没有想到水泥投资规模这样庞大。2009年,水泥投资额达到1,700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的水泥投资总额、接近于“十一五”前三年的水泥投资总额!第三、没有想到水泥行业的年利润还能再创新高。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水泥行业利润总额有望超400亿元,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份,水泥行业能取得这个效益,可以说相当不容易。第四、没有想到水泥行业的并购整合的效果提升如此显著。2009年,春节刚过,中国建材携手弘毅投资组建北方水泥,作为晶种,着手在北方地区推动中小水泥企业的联合重组;7月,红狮收购江西华昌,金隅控股天津振兴;9月,亚泰收购金圆;11月,华润同时收购建行海南分行和国投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国投海南股权,成为国投海南的控股公司;进入12月,收购重组高潮迭起,月初,华润通过竟拍购买春湾水泥在建项目,随后,台泥以38亿元巨资收购昌兴矿业,紧接着冀东收购秦岭,中国中材控股祁连山。从年头到岁尾,东西南北中,几乎都能看到巨量资本在催生中国水泥大集团大潮中的清晰身影。2009年,不仅重组联合的战鼓擂得咚咚响,而且成效也特别显著。据南方水泥的报告,上半年就对分布在浙江的近70家水泥厂按区域位置进行整合,组建4个分公司,实行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对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落后或产品销售不畅的生产线实现限产或停产,短短的几个月,煤的采购成本就下降5%,流动资金总量节约5%,吨水泥实现利润比整合前至少提高15元以上,比我原来预计的三年初见成效提前一年就实现了,发展态势十分喜人。据亚泰的报告,亚泰与金圆同属长春市场,激烈的竞争造成谁也不愿冒提价带来滞销的风险,长期以来,价格低迷,企业在盈亏平衡线上走钢丝。亚泰重金收购金圆以后,销售价格迅速提高了20~40元/吨,企业开始有了合理的利润。联合重组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水泥,站着是楼阁,躺着是桥路,凝聚着工业化文明的地面财富。水泥作为一种对投资高依赖度的产业,经济发展,水泥先行,就像一根灵敏的温度计,人们完全可以从水泥产业的冷热程度上测量出经济发展速度的“体温”。2009年,国家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引爆了水泥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使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凸现于市场面前。与建筑业相关的基础建材中(钢材、水泥、木材等),水泥与其关联度最高的,为100%,即几乎所有的水泥都用在建筑业上,而建筑业跟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速度又是呈紧密正相关的。我们可以说,基本建设“热”,水泥就“俏”。2009年我国水泥市场超预期的好,是国家四万亿资金直接有效拉动基础建设最生动的诠释。第一次是1995年底到上世纪末,主要是低标号的立窑水泥发生了过剩,当年立窑水泥产量占总量的82%,我们称之为结构性低水平过剩,市场竞争的特点是表现在小水泥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质量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使国产化、低投资的新型干法窑技术与装备获得国人的认同,从而推动了以国产设备为主的中小型新型干法窑的发展;第二次是2003年前后,当时新型干法建设已开始兴起,但以立窑为主的各种落后产能也不甘示弱,技改、扩建、甚至还有少量新建一起上,大有与新型干法比高低,那次竞争是发生在新型干法与各种落后产能产品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水泥生产成本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推动了大型化新型干法窑的高速发展和以湿法窑和立窑为代表的落后产能迅速退出市场,新型干法窑水泥的比重由2003年末的22%到2009年末突破70%;第三次发生在当下,我国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已气势如虹,这次的竞争主要在大企业集团之间进行,已经发展为水泥资本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将推动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快速成长,生产集中度快速提升。但是,过度投资、重复建设造成产能严重产能过剩,情况就不同了。列宁说,真理向前走半步就是缪误。就象前面说到的浙江2006~2008年出现的情况。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许多工厂投产就面临亏损,效益低下,全行业陷入困境。为防止水泥行业过度投资,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引导,但关键还在于投资者。拉法基在美国投资建设一条12000t/d生产线前期工作做了8年,海德堡投资广州粤堡项目,前期工作做了6年,CEMEX为进入中国市场前期工作费用花了几百万美元。2009年6月,重庆市水泥协会召开年会专题讨论重庆如何避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