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安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荆安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荆安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总论1、项目名称:荆安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2、承建单位:3、拟建地点:宿松县长铺镇荆安圩4、建设内容与规模:(一)养殖业基地:2000亩①、鹿舍:3600㎡②、猪舍:各种类型猪舍面积6973㎡③、生态水库养鱼:水面1500亩④、仓库:2栋,600㎡⑤、兽医防疫室:100㎡(含防疫、检测及消毒等设备)。⑥、环保、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池800立方米,贮气柜100立方米,集水池、酸化池、沉淀池及储液池等设施180立方米,生物氧化塘1200㎡,大型沼气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无害化处理设施150立方米。⑦、饲料加工厂房680㎡及加工设备。⑧、其他配套设施:梅花鹿野外防护围墙:4.2公里,进场道路1.2公里,电力工程1.8公里。(二)种植基地:2000亩①、水稻基地:利用养殖场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有机肥种植基地1780亩。②、大豆、花生、西瓜等种植基地220亩。③、基地配套设施:主道路4.8公里,机耕道5.2公里,蓄水池8个,共3200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2000立方米。④、晒场6200平方米。⑤、仓库:3200㎡。⑥、生产机械购置:耕作机械、施药机械、锄草机等。(三)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建设:120亩①、农家乐:2200㎡②、农家饭馆:800㎡③、办公楼:400㎡④、宾馆:9600㎡⑤、道路:5.4公里⑥、停车场:800㎡⑦、环保公厕:1座,120㎡⑧、水井:3眼⑨、购置玻璃钢船8座⑩、防护网600米5、建设年限:2011年5月—2013年5月6、概算投资:总投资50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4602万元,流动资金468万元。7、效益分析: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1、项目建设背景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已不仅仅受资源制约,同时也受到市场制约。加之入世后对农产品生产、市场和消费理念的冲击,迫使全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其结构调整尤为迫切,更为艰难,也是良好机遇。建设生态农业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种养殖,特别是生态农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目主要围绕生态种养殖,生物链建立,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以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为目标。2、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003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004年3月10日,温家宝总理提出:“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7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年7月27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农民日报发表文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循环经济,原因在于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目前,虽然我国畜禽养殖加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从以上论述项目建设的迫切性可以看出,畜禽养殖加工依然面临着许多较为严峻的问题,并存在着发展不循环性的隐患。要解决这些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和循环畜禽养殖加工之间的矛盾,循环畜禽养殖加工是我国养殖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循环畜禽养殖加工是最优的循环方式和最具资源节约效应的方式的有机结合,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和生态的和谐统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物质保障是各种自然资源。要根本解决长期存在的畜禽养殖加工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即生活上的高质量、经济上的快发展、自然资源的低消耗、废弃物的低排放、生态环境的良性化,发展循环畜禽养殖加工成为必然选择。随着水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咸丰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