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2、解释红色字的意思⑴故虽有名(yǒumíng)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⑹才美不外见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⒀其真不知马也2、《马说》一文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答: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或者说统领全文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①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ránhòu)有千里马;②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4、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答:托物寓意。3、按原文填空。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ránhòu)有千里马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fènkǎi)之情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3、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5、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6、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chǎnshù)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①千里马比喻人才;②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③食马者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7、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8、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修辞:排比作用:排比,增强(zēngqiáng)语势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和愤懑之情9、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日行千里的能力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10、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答: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命运。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人才因“饥饿”而无法展现才能的无可奈何的痛苦。1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cuīcán)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抨击。13、文章结尾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zuòzhě)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作者(zuòzhě)对不知马的食马者的嘲讽与愤慨之情。14、文中最具有讽刺性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答: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边折磨千里马,一边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真是绝妙的讽刺,作者(zuòzhě)生动地刻画出统治者愚妄无知的形象。15、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答:告诉人们要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能压制、埋没人才。16、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如果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人才,也不被重用,你将怎么做?答: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遇到伯乐,我也要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cáinéng),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充盈美好。17、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yīzhǒnɡ)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19、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20、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