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与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doc 17).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转型与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doc 17).docx

经济转型与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doc17).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7页第PAGE\*MERGEFORMAT1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7页经济转型与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内容提要本文利用198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数据就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进行了经验分析。在改革前期,利率主要通过本钱动员影响经济增长,由于资产替代效应和货币导管效应的同时作用,使得利率对当年和下年经济增长产生方向相反的影响;在改革后期,货币导管效应作用减弱而本钱分配效应加强,在资产替代效应和消费替代效应同时作用下,利率对当前和滞后经济增长的影响弱化,这给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运用带来了困难。关键词利率经济增长本钱动员本钱分配一引言利率是本钱的价格,利率的变化影响着本钱的动员和分配,从而促进或按捺经济发展,利率由此同样成为现代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工具。以发达统一的金融市场为分析背景,初期的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理论认为,各项储蓄资产(包括货币和各类实质资产)之间是高度替代的(托宾、戈卢布,2000,中译本),因而膨胀性的利率政策通过持有货币收益的减少诱使储蓄持有者放弃货币进行投资。基于发展中经济体本钱市场的不完善,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1988,中译本)从发展中经济体的内部结构出发,提出了“金融按捺论”,认为发展中经济体本钱市场的分割使在储蓄资产的动员和分配过程中,货币的持有对实质资产投资的构成具有导管效应,因而主张提高利率,降低通货膨胀率,提高货币持有的收益从而添加经济中货币的持有,毕竟促进实质本钱的投资。然而现有这些利率理论没有对利率效应做综合的考察,只关注了利率对本钱动员的作用,而忽视了利率对本钱分配的影响关系。在像中国这样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利率对本钱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是多方面的,由于存在着明显效率差异的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社会本钱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不同的,利率对本钱在两部门分配的影响,可能具有强烈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通过综合考察利率的本钱动员机制和本钱分配机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第二部分提供一个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第三部分对利率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第四部分利用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数据进行经验分析;最初是简短的结论。二经济转型与两部门经济增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非国有经济不仅所占比重很小而且还受到压制,从而对全体经济的作用无限。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国有经济特别是私有经济迅速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迅速下降。由于国有经济部门改革的相对滞后及其产权结构的天生缺陷,效率相对较低。在存在效率差异的情况下,不仅总投入对社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总投入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修订方式可以较好地表达利率、本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该模型的原始方式中未曾考虑金融要素和部门效率差异要素(哈罗德,1981,中译本;多马,1983,中译本),只假定储蓄会自动转移到相同收益率的投资中去。以Y代表实际总产出,K代表实际本钱存量,σ代表产出/本钱比率或投资效率,其简明的生产函数为:现在我们考虑部门效率差异,假定国有部门的效率为σ1,非国有部门的效率为aσ1;总本钱存量中,国有部门分享bK的份额,非国有部门分享(1-b)K的份额,其中0≤b≤1,a>1,那么两部门的产出模型可以改写为:储蓄(投资)I或S仅仅是收入的一个固定比率,用s表示储蓄倾向。则:式中,t为时间标志。将(1')代入(2)得到产出增长率函数:从(3)式可以看出,在一个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有四个要素影响全社会经济增长率g:社会储蓄率(或者本钱动员率)s,国有经济部门的本钱/产出效率σ1,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效率比a,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本钱分配系数b。三利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分解我们现在考察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分析的方便,模型中不考虑普通价格水平的变化要素,也就是说利率是剔除通货膨胀滞后的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同时为了简化,假定利率对本钱产出效率不产生影响,那么就(3)式对利率r求导:即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分解为利率对储蓄(本钱动员)和对本钱分配的影响两个部分。(一)利率的本钱动员(储蓄)效应我们先考察(4)式右侧第一部分根据设定,由于a>1,0≤b≤1,国有部门的本钱产出率不可能为负的符号取决于ds/dr,当反之则相反。在现有的利率理论中,利率对本钱动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分析背景,在标准的新古典或凯恩斯理论中,利率的本钱动员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消费选择效应和资产选择效应。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进行跨期消费储蓄决策的消费者对实际利率的变化会做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