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最新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最新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最新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7-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班级历史试题(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晰,将条形码精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需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需使用0.5毫米黑色笔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根据题号挨次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有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有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需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需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懦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益于推动社会转型D.推动官僚政治的构成2.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惜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背离孔子理念B.具有民本思想C.推崇德治主张D.提倡人性本善3.《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A.服从规律进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宝B.鼓舞农夫根据农时辛劳劳动C.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与生活D.古代曾经普遍构成环保认识4.孟子在继承和进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人禽之辨”的先河,质疑墨家弟子“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一说,认为这抹杀了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孟子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意在强调A.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性B.人伦情感是维系社会次序的关键C.人与动物存在本质区别D.人与自然的本性存在某些相通性5.在人性成绩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二者主张共同点是A.实行仁政恢复和扩充人善性B.运用礼法惩戒人性之恶C.主张通过教化引导人们向善D.主张提高道德的自律性6.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以下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7.《墨子》中说,天帝常常监察人的行动,特殊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惩处那些违犯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这次要反映了墨子思想A.严峻批判儒家理想主义B.体现上层百姓精神诉求C.构建中国最早宗教信仰D.为统治者建筑集权氛围8.有学者指出:“(战国)诸侯莫不好霸道而斥王道……放纵天下之士坐而论道,择善而从……诸侯国君虽然不能对诸子思想兼收并蓄,但让天下之士具有了思想自在。”材料认为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由于A.诸侯以士人论道来掩盖争霸野心B.诸侯国君选择了不同的称霸方式C.诸侯争霸提供了思想进展的空间D.天下之士都向往具有思想的自在9.据《汉仪注》记载: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这类情况虽没有发生几回,但此后逢着天变把丞相罢免还是常事,就是不当权的也常常免不了这个责任。这次要反映了汉代A.君主独裁统治的强化B.君权实行措施压制相权C.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D.君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10.董仲舒认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类观点客观上A.必然程度上制约君权B.确立君臣之礼的准绳C.巩固了君主独裁制度D.保证了皇帝独尊地位11.“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汉代出现这类观念次要是由于A.官僚体制的确立B.君主独裁的强化C.监察制度的完善D.儒家思想的影响12.隋唐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佛经;唐朝皇帝追尊老子为祖先,玄宗亲注《老子》,下令所有人家必需家藏一本,开元二十年还以老庄列文取士。这表明此时A.佛道二教实现良性融合B.道教思想社会基础坚固C.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D.政治权力影响思想传播13.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