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康佳****文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中A.消除阶级对立B.保护私有财产C.限制贵族特权D.维护平民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为,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应该注重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能只顾自己利益而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因此要规范公民的行为,这体现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正确;罗马法没有消除阶级对立,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保护的是贵族的利益,故CD项错误。2.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的课堂笔记,其内容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A.“冷战”下的国际关系B.二战后美国独霸世界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D.国际恐怖主义的肆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德国一分为二”“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提及的是美苏“冷战”格局下也有“局部热战”,即“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故答案为A项。B项,“独霸”本身不符合“二战”后美苏两分天下的史实,且从材料中信息也无法得出,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多极化趋势”“恐怖主义”,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3.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的重要原因有A.坚持军国主义道路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中日关系正常化D.美国的积极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支持,促进了日本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故D项正确;二战后,日本积极进行民主化改革,也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故A项排除;当时日本并不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排除;C项是1972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田地竹成沙土,止产粟米”“水陆失宜”的信息说明属土流失严重,政府必须进行管理,故B项正确;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唐朝水利设施管理。5.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可知以棉布折算缴纳赋税这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故A正确。明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工商税己成明代税收主体,故C排除。古代封建政府不可能扶植民营手工业,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棉织业【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6.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引起“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亚洲人口的膨胀C.“商业革命”的影响D.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要说美洲的作物传入亚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所引发的“商业革命”。故C项符合题意。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时间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人口膨胀的问题。故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时间不符,故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7.《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记载,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这一现象说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