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ppt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本节知识点1.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2.园林病害症状的概念与内涵;3.园林植物病害的类别;二、本节重点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与内涵三、本节难点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与内涵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概述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园林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调,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各种不正常变化,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这种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如月季受黑斑病菌侵染后,首先是叶片的呼吸作用降低,色素及氨基酸含量下降,病部组织遭到破坏,发生变色、坏死,最后叶片上出现黑色坏死斑,病叶早落。因此,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根据这一特点,风折、雪压、动物咬伤及其它人为的器械损伤等,因无病理程序,所以不称为病害,而称为伤害。但是,并非所有发生植物病理变化过程的现象都称为病害。如异常美丽的金心黄杨和银边虎尾兰是因为受到病毒的感染;羽衣甘蓝是食用甘蓝病变的产物;绿菊和绿牡丹也是病害的杰作。这些植物都被视为观赏园艺中的名花或珍品,经济和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一般不作为病害处理。植物病害是植物和病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矛盾斗争的结果。其中病原和植物是病害发生的基本矛盾,而环境则是促使矛盾转化的条件。环境一方面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增强或降低植物对病原的抵抗力。只有当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有利于病原物的活动和发展时,矛盾向着发病的方面转化,病害才能发生。反之,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强,病害就被控制。因此,植物能否发病不仅决定于病原与植物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环境条件对双方的作用。一、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被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一)侵染性病害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称侵染性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等。病原物属菌类的称为病原菌。这类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田间常先出现中心病株,有从点到面扩展危害的过程。(二)非侵染性病害不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称非侵染性病原。如温度过高引起灼伤;低温引起冻害;土壤水分不足引起枯萎;排水不良、积水造成根系腐烂,直至植株枯死;营养元素不足引起缺素症;还有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农药使用不当等。这类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不能互相传染,没有侵染过程,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也称生理性病害。常大面积成片发生,全株发病。☞观察与识别:寻找合适场所,实地观察与识别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一)病害的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大叶黄杨褐斑病,在叶片上形成的近圆形、灰褐色的病斑是病状,后期在病斑上由病原菌长出的小黑点是病症。所有的园林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病征只在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较明显;病毒、植原体和类病毒等引起的病害无病征;线虫多数在植物体内寄生,一般体外也无病征;非侵染性病害也无病征。植物病害一般先表现病状,病状易被发现,而病征常要在病害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才能显现。(一)病状的主要类型1.黄化叶绿素含量减少,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进一步发展导致白化。一般由病毒引起。2.花叶整株或局部叶片颜色深浅不匀,浓绿和黄绿互相间杂,有时出现红、紫斑块,界限明显。一般由病毒引起。如山茶花叶病。3.班驳与花叶相似,但界限不明显。如观赏椒病毒病。4.碎锦花瓣上的变色,郁金香碎色病。4.斑点多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形状和颜色不一。病斑后期有的出现霉点或小黑点。一般由真菌、细菌等引起。如月季黑斑病、凤尾兰叶斑病等。4.溃疡枝干皮层、果实等部位局部组织坏死,形成凹陷病斑,病斑周围常为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后期病部常开裂,并在坏死的皮层上出现黑色的小颗粒或小型的盘状物。一般由真菌、细菌或日灼等引起。如槐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5.腐烂发生于根、干、花、果上。病部组织腐烂。多汁幼嫩的组织常为湿腐,如羽衣甘蓝软腐病。含水较少、较硬的组织常发生干腐,如三棱掌腐烂病。腐烂一般由真菌或细菌引起。6.枯梢枝条从顶端向下枯死,甚至扩展到主干上。一般由真菌、细菌或生理原因引起。如马尾松枯梢病、柳黑枯病。7.枯萎由于干旱、根系腐烂或输导组织受阻,部分枝条或整个树冠的叶片凋萎、脱落或整株枯死。一般由真菌、细菌或生理原因引起。如榆枯萎病、唐菖蒲枯萎病、大理花青枯病。8.畸形通常包括叶片变小、皱缩、肿胀或形成毛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