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练习二一、综合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是自由C.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D.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A.外因是内因的基础B.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C.内因要通过外因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没有什么关系E.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4.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而错误的意识归根结底来源于A.人脑的错误判断B.客观世界C.人的主观想象D.落后的思想觉悟()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哲学寓意是A.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B.量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引起质变C.量的任何变化会引起质变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E.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历史局限是A.机械性B.片面强调意识的能动性C.形而上学性D.唯心史观E.直观性与猜测性()7.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A.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感性认识的作用B.认为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C.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D.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理性认识的作用()8.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制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广延性D.持续性()10.“城内失火,殃及池鱼”,这体现了事物间的A.运动B.联系C.发展D.变化()1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包含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E.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12.生产力的水平是指A.生产规模的大小B.劳动者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生产C.生产发展速度的快慢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E.劳动者使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13.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A.一分为二B.矛盾斗争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分析方法()1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静止是通过运动体现出来的D.静止是暂时的,运动是永恒的E.静止是一种量变阶段的运动()1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D.各种形而上学的观点()16.“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辩证法()17.科学发展观是以A.经济高速增长为核心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C.高效益发展为前提D.协调发展为中心E.可持续发展为根本()18.下列各项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有A.就事论事B.因材施教C.对症下药D.量体裁衣E.纲举目张()19.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A.电脑必须接受人脑的指令B.二者都是信息加工活动C.意识有创造性,人工智能则无D.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则无E.意识以人脑为基础,人工智能以机械、物理装置为基础2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20分)1.事物的质和量相统一的界限就叫度,或叫做关节点。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3.在世界是否统一的问题上,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回答是根本对立的。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6.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实践中的体现。7.肯定方面就是积极的、正确的方面,否定方面就是消极的、错误的方面。8.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9.有人脑就会产生意识。10.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请用哲学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哲学内涵是什么?3.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途径和条件。4.为什么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