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骨折段的移位定义骨折(fracture)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成因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本章重点是讨论创伤性骨折。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图62-2、3)。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分类(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类图62-4开放性骨折(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图62-5):(1)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3)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4)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线呈T形或Y形者又称为T形或Y形骨折。(5)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干骺端骨折。即骨干的坚质骨嵌插入骺端的松质骨内。(6)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如脊椎骨和跟骨(图62-7)。(7)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局部下陷,多见于颅骨。(8)骨骺分离: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三)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类骨折段移位图62-10肱骨干骨折因骨折部位不同,由肌牵拉力而引起的不同移位(1)骨折在胸大肌止点之上(2)骨折在胸大肌止点之下(3)骨折在三角肌止点之下骨折段移位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临床表现//2.骨折的特有体征(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骨折的X线检查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片。如掌骨和跖骨拍正位及斜位片,跟骨拍侧位和轴心位,腕舟状骨拍正位和蝶位。有时不易确定损伤情况时,尚需拍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X线片,以便进行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轻微的裂缝骨折,急诊拍片未见明显骨折线,如临床症状较明显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复查。此时,骨折端的吸收常可出现骨折线,如腕舟状骨骨折。第三节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二)晚期并发症第四节骨折愈合过程1.血肿炎症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板形成塑型期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第五节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二)局部因素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图62-21胫骨血液供应示意图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二)局部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第六节骨折的急救1.抢救休克2.包扎伤口3.妥善固定目的:①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内脏的损伤;②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③便于运送。固定可用特制的夹板,或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树枝等。若无任何可利用的材料时,上肢骨折可将患肢固定于胸部,下肢骨折可将患肢与对侧健肢捆绑固定。4.迅速转运第七节骨折的治疗原则一、骨折的复位(二)复位方法/2.切开复位图62-26切开复位法破坏骨折部血液供应的情况二、骨折的固定fixationoffracture2.石膏绷带固定指征(1)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愈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夹板固定者;(2)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夹板难以固定者;(3)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如股骨骨折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固定术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4)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骨关节手术后的固定,如腕关节融合术后;(5)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缺点(1)优点: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持较长时间。(2)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须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无法进行关节活动功能锻炼,易引起关节僵硬。3.外展架固定(图62-27)。外展架固定的指征(1)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2)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的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3)臂丛神经牵拉伤。(4)肩胛骨骨折。(5)肩、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4.持续牵引(见图62-25)。5.外固定器二、骨折的固定fixationoffracture(二)内固定三、康复治疗第八节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三)清创的要点1.清创(1)清洗:常规消毒铺巾后行清创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