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文科综合选择题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A.图中两城镇B.隧道口F处C.M陡崖的崖顶D.山坡D处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2.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3.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a、b、c分别表示()A.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B.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5.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①循环型②高消耗③生态化④可持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下图为世界某种地理事象的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判断最有可能的地理事象及其分布原因是()A.淡水资源分布——气候因素B.煤炭资源分布——地形因素C.火山分布——构造运动D.渔业资源分布——洋流因素7.右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河口示意图,关于四条河流共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B.部位于东半球C.流域内种植业发达D.河口三角洲上大城市多读亚非大陆北纬30°附近四地气候资料表,回答8~10题。8.无论一月、七月①地气温均比其它三地低,原因主要是()A.靠海B.深居内陆C.寒流影响D.海拔高9.与同纬度区域其它三地相比③地降水量最少,原因主要是()A.距海遥远B.海拔高C.沿岸寒流减湿D.大气环流10.有关②④两地的地理事象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河流汛期季节差异明显B.两地冬夏两季风向都有明显转变C.两地均位于大陆的东岸或西岸D.②地比④地距海远,因此年降水量少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重示意图,图中*表示我国第五次普人口查后年龄构成状况,完成11.若左图中用*来表示第六次的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则*的位置应该移向()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12.明成祖继位后,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这说明()A.明代照搬西周分封制B.明代加强了中央集权C.明代扬弃了宗法观念D.明代加强了君主专制1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流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D.完全实现了公平选拔官员14.“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李贽15.欧洲从18世纪近乎痴狂的中国热到19世纪视中国为野蛮落后的国家,导致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传教士遭到中国政府限制和驱逐B.科学社会主义者对中国专制批判深入C.欧洲社会巨变与中国因循闭关的冲突D.康乾盛世衰落导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16.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他认为“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下列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B.完全排斥西方文明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D.全面继承洋务思想17.近期,出现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质是()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B.革命史观的消失C.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18.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获取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19.某文件提出:“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