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优秀可行性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40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业硅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优秀可行性实施方案).doc

工业硅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优秀可行性实施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总论1.1概述1.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重庆市黔永硅业有限公司1万t/a工业硅工程。内容:建设工业硅冶炼生产线及相关辅助生产设施。拟建规模:工程项目年产1万t工业硅。建设地点:黔江区正阳镇群力居委。1.1.2承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重庆市黔永硅业有限公司单位地址:重庆市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重庆黔永硅业有限公司逐步在渝东南地区培育和发展硅产业,谋略做大做强硅业、深化硅产业链。公司坚持“立足基地,做大做强硅业;面向全国,深化硅产业链”的发展战略,秉承“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创业精神,开拓创新,打造全国知名的硅材料基地。公司1万t/a工业硅冶炼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采用无木炭法生产工业硅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公司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协调发展。1.1.3建设地点概况重庆市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省的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地理座标在东经108度28分至108度56分,北纬29度4分至29度52分之间。东西宽45分明,南北长90公里。全区幅员面积为2398.7平方公里。项目选址距离黔江主城区约12公里,距离冯家镇约5公里,距离319国道二级路(黔酉公路)约1公里,距离正阳火车站约4公里,原辅料及产品可直接通过319国道转运火车站(渝怀铁路),交通十分便利。1.2项目简介年产1万吨工业硅(以化学级为主),设计方案为6300kVA和12500kVA工业硅矿热炉各一台,12个月内2台电炉点火投产。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黔江区境内及周边区域(彭水、秀山)硅石储量丰富,品位较好,当地政府给予诸多优惠政策支持当地企业和境外客商投资建设工业硅及硅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投资建设黔江工业硅项目,对开发和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地方民族经济,拓展并深化多元产业结构均具有重要意义。2、优越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黔江是渝、鄂、湘、黔四省(市)武陵山区边贸重镇及交通枢纽,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进入东南沿海地区重要陆上通道,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国道319线高等级公路纵贯全境,正在建设的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国家重点干线包头至茂林高速公路从城区通过,黔江正在成为公路交通枢纽;重庆至怀化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已正式投入运行,2008年将投入使用的黔江舟白机场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支线机场。未来几年,黔江将建成包括铁路、机场和公路三位一体,西靠重庆主城区,东联恩施达上海,西接怀化至广州的大通道,成为重庆向东南沿海全方位开放的前沿。项目选址距离黔江主城区约12公里,紧临渝怀铁路和319线国道二级路,正在开工建设的渝长高速经过黔江城区,交通十分便利。3、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国内外市场对工业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年总消耗已达200万t以上,而工业硅生产受高能耗、劳务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业硅产地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国外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国内由东南沿海、东北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黔江及周边区域水电、硅矿、劳力资源均占有优势。该项目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黔江区劳动力资源充裕,人工成本低廉,是在黔江区境内发展电矿产业的重大举措,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并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鼎力支持,将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技术发展。4、在全国电力供应持续偏紧、电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电力保障和电价成为影响工业硅价格及成本的最为敏感因素。而乌江实业集团电力负荷主要集中在高耗能产业(重庆市政府[2003]40号文特许乌电集团向高能耗企业直拱电力),具有独特的电力供应优势,能够保障对该项目长期稳定供电。5、工业硅市场前景看好。工业硅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尤其是化学级工业硅,是现代高科技多晶硅、单晶硅和硅片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信息、航空、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据英国权威机构CRG预测,世界化学硅的需求将以每年7.9%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球对化学级工业硅的消费需求量将达到200万吨以上,而最大供给量约为170万吨,消费缺口近30万吨。发达国家把钢铁、铝和半导体硅统称为三大基础金属材料,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欧、美、日经济的复苏,世界对钢铁、铝材的需求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电子信息技术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化学工业,汽车及铝合金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硅行情上涨,这种持续上涨行情预计还会保持5-8年。据资料统计:2001-2006年,世界对工业硅平均需求总量为每年240万吨,平均供给总量为250万吨,总量供需状况基本平衡,但消费结构发生较大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