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 (5).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母鸡》教学设计 (5).doc

《母鸡》教学设计(5).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母鸡》优秀教案1【教材内容】《母鸡》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需一课时)。【教材分析】《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局部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局部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学情分析】《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同学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同学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可以先让同学自渎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教学理念】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天性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2、难点: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情感经历,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母鸡读题。二、导读、梳理要点1、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3、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三、自渎自悟1、同学自渎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汇报交流:讨厌母鸡:第1~3自然段。喜欢母鸡:第4~10自然段。3、再读课文,小组讨论:⑴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⑵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慨括。(如:随处乱叫欺软怕硬发狂炫耀负责感受勇敢辛苦)⑶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身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有开始“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5、那作者写《猫》也是用这种方法吗?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猫》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终是喜爱的情感,而本文体现的是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四、小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身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五、积累词句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板书设计】16、母鸡猫──古怪、可爱(围绕中心句写)母鸡──负责、慈祥、勇敢、辛苦(不同的认识)(突出特点)【练习】一、将词语补充完整没完()()如()如()趁其()()防声()()鸡犬()()闻鸡()()杀()儆()鸡()()皮二、读完了课文,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不再讨厌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老舍笔下的母鸡负责、慈祥、勇敢、辛苦,你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呢?说一说并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