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secret实用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secret实用文档.doc

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secret实用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_secret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说明:6。2.9屋面密封防水的接缝宽度规定不应大于40mm,且不应小于10mm.本条文规定接缝深度为接缝宽度的0。5—0。7倍,是从国外大量的资料和国内屋面密封防水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个经验值.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泛水、阴阴角等部位,由于构件断面的变化和屋面的变形常会产生裂缝,对这些部位应做防水增强处理。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变形大,若采用满粘的防水层,防水层极易被拉裂,故该部位应作附加层,附加层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层时,应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水层预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天沟、檐沟的混凝土在搁轩梁部位均会产生开裂现象,裂缝会延伸至檐沟顶端,所以防水层应人沟底上翻至外檐的顶部.为防止收头翘边,卷材防水层应用压条钉压固定,涂料防水层应增加涂刷遍数,必要时用密封材料封严。檐口部位的收头和滴水是檐口处理的关键.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铺贴,在距檐口边缘50mm处预留凹槽,将防水层压入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密封材料封口中。檐口下端用水泥砂浆抹出鹰嘴和滴水槽。凹槽距屋面找平层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压顶应做防水处理。9.0。6砖砌女儿墙、山墙常因抹灰和压顶开裂使雨水从裂缝渗入砖墙,沿砖墙流入室内,故砖砌女儿墙、山墙及压顶均应进行防水设防处理.女儿墙泛水的收头若处理不当易产生翘边现象,使雨水从开口处渗入防水层下部,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收头处理。1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台.2管道周围与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3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4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伸出屋面管道通常采用金属或PVC管材,温差变化引起的材料收缩会使管壁四周产生裂纹,所以在管壁四周的找平层应预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严,并增设附加层.上翻至管壁的防水层应用金属箍或铁丝紧固,再用密封材料封严。3。0。5屋面工程的防水层应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应持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说明:3。0.5防水工程施工,实际上是对防水材料的一次再加工,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才能确保防水工程的质量。本条文所指的是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防水施工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业绩等综合考核后颁发资质证书的防水专业队伍。操作人员应经过防水专业培训,达到符合要求的操作技术水平,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上岗证。对非防水专业队伍或非防水工施工的,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应责令其停止施工.至于细部构造,则是屋面工程中最容易出现渗漏的薄弱环节。据调查表明,在渗漏的屋面工程中,70%以上是节点渗漏。所以,对于细部构造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允许渗漏的。如水落口不管有多少个,一个也不允许渗漏;天沟、檐沟必须保证纵向找坡符合设计要求,才能排水畅通、沟中不积水。鉴于较难用抽检的百分率来确定屋面防水细部构造的整体质量,所以本规范明确规定细部构造应按全部进行检查,以确保屋面工程的质量。4。1。10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说明:4。1.10由于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对找平层质量不够重视,致使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表面有酥松、起砂、起皮和裂缝现象,直接影响防水层和基层的粘贴质量或导致防水层开裂。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上面,保温层的材料必须是低吸水率的材料和长期浸水不腐烂的材料。说明:4。2.3当屋面保温层(指正置式或封闭式)含水率过大、且不易干燥时,则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排气。排气目的是:(1)因为保温材料含水率过大,保温性能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2)当气温升高,水分蒸发,产生气体膨胀后使防水层鼓泡而破坏。屋面防水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在完善设防的基础上,应将水迅速排走,以减少渗水的机会,所以正确的排水坡度很重要。平屋面在建筑功能许可情况下应尽量作成结构找坡,坡度应尽量大些,过小施工不易准确,所以规定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时,为了减轻屋面负荷,坡度规定宜为2%。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能过小,否则施工时找坡困难而造成积水,防水层长期被水浸泡会加速损坏。沟底的落差不超过200mm,即水落口离天沟分水线不得超过20m的要求。4。1。5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表4。1。5的要求.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