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多篇】.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多篇】【摘要】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操作、想象等活动,会将三角形按边分类,并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量、猜、想象等活动进一步辨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3.在操作、辨析等活动中初步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教学重点:三角形边的特征进行分类。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教学准备:搭三角形的小棒、PPT教学过程:引入师:看PPT,这3个图形是什么图形?生1:三角形生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师:对啊,这些都是三角形,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按角来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不过今天我们是按边来分类。出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新知探究动手操作:搭三角形要求:(1)想一想用哪三根小棒(2)搭一搭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讨论交流,归纳分类把搭的不同的三角形展示到黑板上师:想一想,这么多三角形,你准备分为几类,怎么分?生1:分三类没有边相等的分一类,有两条边相等的分一类,有三条边相等的分一类。生2:分两类没有边相等的分一类,有边相等的分一类。(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第二种想法)师:指着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我能不能说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生:可以那你们觉得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几类?两类:有两条边相等的分为一类,没有边相等的分为一类。学习三角形的名称和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同学们想知道,这些三角形我们叫它们什么三角形吗?(1)自学课本P58师:没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通过练习,巩固概念归纳小结:有2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这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做底,底所对的角叫做顶角,腰和底所夹的角叫做底角。有3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4.三角形按边的分类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名称,那这回谁能把三角形按边的分类来说一说:三、动手操作,再次探究1.等腰三角形可能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学生动手操作(2)上来展示(3)交流发现:等腰三角形三种都有可能,媒体演示。2.等边三角形可能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学生动手操作(2)上来展示(3)交流发现:等边三角形只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媒体演示。动手折一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师: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那能不能说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生:不行,因为还有不等边三角形。总结今天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要问吗?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例2,练习十五第4至7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可能会回答: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了呢?你们来说说。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4、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好好想一想。(2)、小组交流: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