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概述1.遗传因素:如代谢酶系统异常、染色体不稳定、免疫缺陷、单核苷酸多态性、DNA修复缺陷、基因组不稳定性及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2.环境因素:(1)化学因素a.烷化剂:b.多环芳烃:汽车废气、香烟、煤烟、熏制食品c.芳香胺:联苯胺、乙萘胺、硝基联苯d.氨基偶氮染料:纺织品染料,食品和饮料的添加剂e.亚硝胺化合物:卷烟烟雾、腌渍食品f.植物毒素:厥内酰胺g.金属致癌物:砷、铍、铬、镉、镍为致癌剂;铅、铁、钴、钨?硒、锌、铜、钼、镁,双重性h.真菌毒素:黄曲霉素三、职业性致癌因素四、职业性肿瘤特点五、临床表现六、诊断原则(2)有明确的职业性致癌物接触史,且a.接触致癌物的年限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b.肿瘤发病潜隐期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3)明确患者所在工作场所有肿瘤超量发生人群(4)所在工作场所存在相关致癌物,及参考有关致癌物接触状况(检测记录,或企业原材料、产品、工艺记录,或同期同类企业检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判断(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性肝血管肉瘤,从事聚乙烯生产,有明确的氯乙烯单体接触史,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1年以上(含1年);(7)焦炉工人肺癌——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焦炉工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10年以上(含10年)(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从事铬酸盐制造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4年以上(含4年)七、治疗与预后1.识别和划定职业性致癌因素范围;2.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3.对接触者作定期医学监护,筛检高危人群;4.通过制订法规保证其实施;5.群体性发病,特别是罕见病例频发是重要的追踪线索;6.短期遗传毒理测试仅提供线索或作为初筛,不能单独地据此作出对人致癌与否的评判;7.已经肯定的人职业性致癌因素,首先应采取代用品,以彻底消除与人接触的可能性;8.对于用途不可取代者,则应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生产;11.肿瘤有明显的种族、家族与个体差异性,部份是由于遗传决定的代谢活化/降解酶系的多态性。就业前体检筛出多态缺陷型易感者,避免致癌物质接触,是当前较为可行的一项医疗监护措施。12.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等第二级预防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应明确规定作为职业性致癌因素接触者的预防制度。GBZ94-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