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要内容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我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十五”以来,城镇化进入快速推进时期,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5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0.7%,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中心城市已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经济已占据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二)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心城市,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市具有较为显著的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发展中心城市,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强省。中心城市是先进科学技术和雄厚资金的聚集地,知识创新的基地。能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发展中心城市,有利于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17个地级市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衡,通过发展中心城市,有利于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发展中心城市,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为实现中原崛起构筑坚实基础。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极,通过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能够为县域经济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带来机遇和活力。发展中心城市,有利于节约土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河南平均每人占有常用耕地面积0.07公顷。大中城市土地利用具有高度的集约性。能够在总量上减少现有耕地承载的人口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三)建设中原城市群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城市群体规模、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均居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之首。预计2010年,区域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占全省的比例达到6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二、中心城市市区现行行政区划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17个地级市市区基本情况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能力及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河南现有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投资带动型,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不足,城市综合实力不强。省会郑州市首位度较低,辐射功能较弱。豫东南、豫西南及豫北地区都缺乏重量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南阳、信阳、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市,由于撤地设市后的时间较短,城市实力不够强大,尚未充分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二)市区行政区域狭小,部分城市市辖区结构不合理,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三门峡市市区行政区划现状图(三)市区与郊县的现有行政区划格局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三、调整中心城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思考(一)行政区划调整模式增设市辖区。许昌县、濮阳县人口、区域面积较大,从许昌、濮阳2市现有经济总量、未来发展潜力来讲,迫切需要通过增设市辖区解决“1市1区”、“市县同城”和“县包围市”问题。南阳、商丘、信阳3市现有市辖区规模偏大,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增设市辖区。优化市辖区结构。郑州、平顶山、焦作、三门峡、驻马店等市,急需将与市区经济社会联系密切、资源互补性强、在城市建设上已与城区连在一起的县(市)改为市辖区,调整市辖区间行政区划,使市辖区布局相对均衡。适度扩大市辖区范围。将已成为建城区或者被扩大了的城市空间框架所包围的部分乡镇划入市区。(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教育干部群众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理解和配合区划调整,同时保护干部群众利益不受损害。紧抓机遇,创新发展。积极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地方财政税收体制、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城市管治模式改革等项创新,增强城市区域的协调整合,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