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珲春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建议书PAGE-9-珲春国际水果蔬菜交易市场项目建议书前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问题,而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交易不畅,价格不稳,质量不高成为农产品效益低迷的重要原因。借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成功经验,探索一条农贸结合,以贸带农的路子,不失为珲春农业经济与商品贸易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不二选择。珲春地处图们江下游地区,这里气候温凉适宜,土质肥沃多样,水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规模农业的优良条件。同时,这里路通俄朝,海连日韩,坐拥东北亚四国市场,具备发展商贸物流的先天优势。经考察调研,我们提出建设珲春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强力推进地产(包括外地)农产品“走出去”进程,并使之成为与俄朝农业合作(产品、技术输出)的桥梁和纽带。本建议书主要在俄罗斯农产品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的意义、有利条件,初步构想项目基本情况,提出发展愿景,总结项目效益评价和相关结论。第一章需求分析与市场预测一、需求分析(一)俄罗斯进口市场分析1、农业投入不足,生产萎缩。由于原苏联农、轻、重投入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俄罗斯农业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仅为1.5%左右,部分农产品须大量进口。肉禽蛋奶的自给率可以达到80%左右,然而受气候、技术、劳务、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水果蔬菜类农产品自给率仅为20-30%。2、水果蔬菜供应缺口较大。从自然环境上看,俄罗斯基本上属于北温带及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区,因自然条件所限,水果蔬菜产品品种不多,产量不高,是俄罗斯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难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每年均需大量从国外进口。以水果蔬菜为例,俄罗斯年人均水果消费量大约在l00千克/人左右,而自产仅能满足30%,仅远东地区年进口中国水果货值在2亿美元(来源海关数据统计,下同)以上,主要品种为苹果、草莓、香蕉等;俄罗斯自产蔬菜仅1300万吨,平均每年从国外进口蔬菜约1800万吨,缺口在50%以上,仅远东地区年进口中国蔬菜货值在1.5亿美元以上,主要品种为黄瓜、西红柿、胡萝卜、甘蓝、土豆、茄子、青椒等。(二)黑龙江省出口情况分析远东地区是黑龙江省蔬菜水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出口品种以苹果、梨、香蕉、柑橘、圆葱、大头菜、西红柿和胡萝卜等为主。目前,全省共有对俄果菜出口生产基地20余个,对俄果菜基地面积扩大到80万亩,基地蔬菜出口率达到70%以上。其中,棚室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露天蔬菜种植面积72.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全省对俄农产品加工基地已发展到6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8家。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蔬菜出口基地,每年对俄远东地区出口蔬菜13万吨左右,占黑龙江省地产农产品对俄出口量的70%以上。目前,牡丹江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主要以西红柿、圆葱等蔬菜为主,全市的果菜出口基地面积已达到25万亩。以2011年为例,牡丹江市出口蔬菜20.7万吨(占全省62.9%),出口额1,0177万美元;出口鲜果、坚果、干果11.6万吨(占全省68.2%),出口额6900万美元。二、市场预测尽管我国对俄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一定时期内,对俄初级农产品(果蔬)出口仍可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及优势条件一、项目的必要性(一)是扩大出口额度,拓宽贸易领域,增强对外联系的必然选择。对照黑省牡丹江市地区农产品出口可以看出,项目建设有利于我市跻身对俄农产品出口市场,可为我市口岸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撑。同时,凭借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珲春农产品出口基于项目建立完全可以与黑省口岸城市争夺市场。我市农产品出口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对于扩大出口额度、拓宽贸易领域、增强对外联系具有现实意义。(二)是推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必然选择。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并没有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通过项目实施,可以依托当前珲春如火如荼的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种植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提高产出,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出口企业可以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投入力度,扶持我市绿色大米、富硒苹果、优质草莓、有机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发展,实现果蔬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项目对于实现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的社会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二、优势条件(一)自然环境的优势条件。珲春农业资源丰富,四季气候温凉,适合种植各类蔬菜,尤其是高档蔬菜。此外,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富足,空气质量好,适合建设高标准的绿色果蔬种植基地。(二)对俄合作的优势条件。珲春拥有吉林省唯一的对俄口岸,是进入俄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