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孩子课外英语学习的探究单位:江苏仪征市仪化第三小学邮编:211900姓名:颜廷娟内容摘要:英语,作为小学学科中一门基础学科,如何进行教与学,一直都是教育者热议的话题。由于环境,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以及每周仅有的三节课和课堂40分钟的教学,使得农村小学英语教与学的效果并不是尽如人意。笔者着眼于课外,立足于实践教学经验,从课外英语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等几方面探究了农村孩子课外英语的学习。当今时期,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英语,就是多获得一把通向世界的钥匙。农村小学由于条件较差,设备落后,再加上师资的缺乏,使得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有了较大的差距。农村的孩子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英语使用率低,课堂以外几乎不使用,同时几乎接触不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英语信息,他们获取信息主要就是依赖于学校里课堂上的教与学。但凡任教语言学科的教者都知道,语言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的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是靠单纯的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来取得的。所以我们的英语学习需要及时地复习,及时地强化巩固,是间隔而不间断的学习,而非短期的集中学习。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们应不断的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同时努力将英语课延伸至他们的课外,开展好小学生们的课外英语学习。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开展农村孩子课外英语的学习和这几年的一些教学体会。一、重视课后学习的内容。有效的课堂学习是必须的,但如果没有及时的复习,课堂上学得再好还是枉然,所以课堂知识的复现以及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应是课后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学习动物一课时,我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各种各样课堂以外的动物的名称,在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找得多。在学习“What’syourjob?”这一课时,要求掌握的职业类单词比较多,有policeman,policewoman,waiter,waitress,driver,worker,cook,farmer,teacher,student,doctor,nurse等等。当在课堂上询问学生自己父母或亲戚工作时,许多学生不能及时反馈信息。考虑到家长职业的多样性,我鼓励学生去调查访问,努力使用课堂知识进行信息采集。在重视课堂知识的复习时,还要对学生适时地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常识和其他信息,对比中西方的文化,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各式板报、宣传橱窗里介绍学生们喜欢的、想知道的英语常识,比如“hotdog”、“sandwich”的来历,英美人士姓名的有趣含义,西方节日“Christmas”、“ThanksgivingDay”、“Mother’sDay”、“Halloween”的由来等等。二、充分利用“有声老师”。英语的学习重在“听和说”,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张开口多说英语,而不是学成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英语”。在取得家长们的支持后,我们努力使每个学生都配备了复读机,利用英语课本的磁带,每天完成必须的口头、听力作业。有了磁带这个“可以带回家的老师”,学生都乐于读英语,乐于模仿。磁带开好了头的同时,复读机的复读功能又提醒了我,如果让学生把所学的英语录在磁带上,在磁带上留下自己的声音,这何尝不是一个更好的课外英语学习的方法呢?学生在听原声对话的同时,还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有了这个想法后,在对三、四年级的英语授课中,我就鼓励每一个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在磁带上录下自己的读书声音、会话声音。在每周一次的听力测评中,评出最优秀的“声音”,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小学生可塑性很强,只需在老师和家长的稍加指导下,就能独立完成录音学习任务。通过这种最直接的对比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mybike不再读成mybake,mango不再读成“芒果’”,Mr.和Mrs.也分清楚了,red和read也不再混淆”……现在,电视已基本上普及到每一家,各类少儿英语学习的电视节目也很多,而小学生对于画面感较强的有声节目更是感兴趣。基于此点,我让学生周六、周日在家观看CCTV-少儿频道的英语学习节目,下周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对于新鲜的单词很有兴趣,每次的讨论课上都会模仿听来的生词进行提问、学习和交流。大部分学生能模仿得“字正腔圆”,很是“洋腔洋调”。电视机的有声画面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语言知识面。三、在家中创设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过去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灌输式的教学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所学的知识很容易被遗忘。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需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并有适合学生们的练习作业。小学英语特别是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很少有书面作业。语言的学习,就是要抓住每一个实践机会,在真正的实践中运用语言,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将自己融于语言运用之中,即使自己的语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