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教案合辑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03 大小: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教案合辑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教案合辑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9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教案合辑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目录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84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28-1-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三、德育目标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1.2.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建议】1(组织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2(引导学生查阅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自身因素分析无法得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来分析。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引入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主题,进而以谈天说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天体和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2-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探究指导](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有规律可循的。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读图指导)图1.2体现了宇宙是按一定层次和结构组成的有序的物质世界。四幅小图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逐层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方法步骤)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2(将(P3)图1.2转换为(P4)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描述层次要清晰。如:可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空间尺度顺序描述。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交流点评]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见解,但都需注重科学性,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在缅怀曾为人类天文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甚至献身的天文学家的同时,也肩负着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的使命。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探究引导]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聚焦太阳系,分析一组图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自学、讨论、点评]1.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再分组讨论)第一步,读P4“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第二步,分析P4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即公转方向、轨道平面夹角、公转轨道形状)和结构特征(体积和质量等),进一步认识地球。(点评指导)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如,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特征;根据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八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