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原创: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doc

原创: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拉杆箱www.hao5448.comlgx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激励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作用,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3.主体性原则: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人:4.活动性原则:人类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交流、学习、实践、提高:5.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中国论文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用数学写日记呢?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尽量生活化,多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到生活里充满数学,他们就是数学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使他们情绪激动,有话想说,有物可写,有与人共享的要求,有想去书写的欲望。具体做法是:一、引导学生做知识的发现者,想写数学日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引导学生睁开好奇的眼睛,面对千姿百态的数学存在形式,去寻找、去发现,懂得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不断发现的新鲜感,保持一种渴望和冲动,从而引导学生把看到、听到、感受到活生生的数学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日记。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信息资料,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收集信息资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丰富课程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在教“生活中的大数”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生活中的大数”的资料,然后让他们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学生收集的资料让他们发现了许多知识,汇报时情绪高涨,内容可丰富了:“我从报纸上知道,我国的人口有13亿多,我国一天生产汽车………”“我到商店看见洗衣机的价格是999元,电视机的价格有2300元、1900元的,电脑的价格有7600元,10689元……”“书上说一只杜鹃能吃掉松毛虫5000多条……”这样,让他们做个知识的发现者,他们乐于与人分享发现知识的快乐,自然想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2.课堂上让学生“做数学”,激励学生发现知识课堂上,我们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发现数学知识。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再小组合作,通过摆、拼、切等形式活动后,记下体积及长、宽、高的数据,然后观察这几组数据,让他们在观察对比中发现规律,再进行小组内交流,从而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做中领悟、发现知识,他们自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激动不已,欣喜万分,想写的欲望自然一触即发。3.课后留心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课内外沟通,让学生留心观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发现,数学是活生生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乐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比如:在教学“购物”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去参加购物活动,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写成日记。由于课上的“购物”游戏给学生充分的引导与铺垫,因此,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有不少新发现。有的写到:“我和妈妈在超市买了一箱鲜奶,一共是52元,我发现箱上写有里面有24盒的数字,还写有生产日期是2003年10月,我怎样才能算出一盒鲜奶的价钱呢?”还有的写到:“今晚妈妈带我去面包店买一个价格2元的面包时,售货员阿姨少收了四角钱,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经妈妈指点,我才发现店门口牌子上写着:晚上7:00后打八折:我这才明白,原来打折就是比原来的价钱便宜啊:”这种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印象深刻,它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表达数学、乐于与人交流的兴趣。二、引导学生做知识的研究者、探索者。乐于写数学日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形式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只有从数学角度进行描述,找到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其中的规律或寻求数学的解决办法。”所以,我们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展开生活画面,让学生走进生活天地,为学生提供和开拓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动手操作。主动去交流反思。教学中注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研究和探索的机会。比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通过创设情景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的样子,问学生它的面积是否变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再让学生动手拼、摆、剪、画、量、数,让学生尽情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