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新模式_河北师范大学_顶岗实习工.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探索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新模式_河北师范大学_顶岗实习工.pdf

探索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新模式_河北师范大学_顶岗实习工.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7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Sep.2007第9卷/第5期/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EducationalScienceEdition/Vol.9No.5探索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新模式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工程评介戴建兵,程!浩(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6)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有了极大地发展,但在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上仍存在诸多问题,顶岗实习作为培养学生从教能力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强化了教师教育的定位,明确了教师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突出了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解决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与职后教育、基础教育脱节的问题,系统探索了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和服务基础教育的新路。关键词:教师教育;高师院校;模式;实践;培养;从教能力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3X(2007)05007804!!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只为完善其学科门类,实质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上并未以综合学科优势加强和提高教师教育,所承量和数量,从而决定了教育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地担的教师教育任务尚未落到实处,使高师院校的主位。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21世纪新一代体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高素质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2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历史重下降。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高等师任。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经过百年发范教育都要求培养目标具有全面性、多层次性,注重展,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体现教师的专业化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仍面临许多问求。教育就是要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题,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旧是高师院校教师教做人的人才。而我国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多育的短板。因此高师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层次发展,丰富性不足,尤其是可操作性差。一些教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目标空洞无物,缺乏必要的配套课程,同时欠缺教育教学实践的支持,直接影响了高师院校学生从事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1办学方向不明与办学定位模糊影响了教师业追求、职业能力等综合性职业素养,也加大了学生教育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就业难度。快速扩张,一方面高师院校竞相向综合性发展,出现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践环节弱化造成学大量非师范专业,另一方面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开生专业技能水平低和动手能力差。从世界范围看,设师范专业。因而导致高师院校过度无序地向非师国外师范教育课程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范扩张,失去师范的主体地位和特色优势。同样,综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与见习被认为是师收稿日期:20070606作者简介:戴建兵(1963),男,河北唐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程浩(1973),男,河北博野人,硕士,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79∃范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促使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求培养教育教学专业人员,要求他们掌握高水平的容和措施。而我国高师课程设置则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技能和管理技巧,能有效地传授知识。而这种其一,学时分配不合理,专业课占总学时的65%,教专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就要求加强师范生的教育类育类课程仅占10%,课程少,质量没有保证,实习时课程,尤其要增强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学家舒尔曼间短且流于形式。其二,课程结构呆滞封闭。国外指出专业教育的基本教学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的通识教育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化,而我国的公系如何协调,教师教育不管采取何种模式,都要求共课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一课程模型影响培养的教师有实际工作经验以适应工作,这就要求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其三,与课程体系和教在教师的培养培训中必须加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时、死板,压制了学舒尔曼也指出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生的主动创新精神。专业课程过窄过细,不利于学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生特长发挥和个性发展。其四,教学实践机会少。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难通、批判、发明,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专业工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原有的教学实习时作所需的临床知识。教育实习作为教育、教学专业间短,同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