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品课件-苏教版.ppt
上传人:努力****承悦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品课件-苏教版.ppt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精品课件-苏教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根底梳理2.全称量词(1)短语“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通常用符号“x〞表示“对任意x〞.〔2〕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3〕全称命题:x∈M,p(x),其中M为给定集合,p(x)是一个含有x的语句.4.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认2.〔教材改编题〕“x∈R,使得+1<0〞的否认为.4.〔2021·济南模拟〕给出如下三个命题:①四个实数a、b、c、d依次成等比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ad=bc;②命题“假设x≥2且y≥3,那么x+y≥5〞为假命题;③假设p∧q为假命题,那么p、q均为假命题.其中不正确的命题序号是.1.“命题:p∧q,p∨q,p的真假判断”真值表(1)“p∧q形式复合命题”真值表(2)“p∨q形式复合命题〞真值表2.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步骤〔1〕首先确定复合命题的结构形式;〔2〕判断其中简单命题的真假;〔3〕根据其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4.复合命题的否认〔1〕“p〞的否认是“p〞〔2〕“p或q〞的否认是“p且q〞〔3〕“p且q〞的否认是“p或q〞.分析根据组成上述个复合命题的语句中所出现的逻辑连接词“或〞、“且〞、“非〞来判断·解析(1)p或q,p:8是30的约数,q:6是30的约数·(2)P且q,p: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非p,p:有实根学后反思要判定全称命题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M中每个元素x,证明p(x)成立;如果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使得p()不成立,那么这个全称命题就是假命题。要判定存在性命题是真命题,只需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使p()成立即可;如果在集合M中,使p〔x〕成立的元素x不存在,那么存在性命题是假命题.解析(1)(2)x∈R,y∈R,2x+3y+3>0学后反思此题中在对命题进行否认时,不能对原来给出的命题直接进行否认,而应先将其改写成含量词的命题,再进行否认。分析由题意可知,r(x)与s(x)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所以可以先求出对时,r(x),s(x)都是真命题时m的取值围,再按要求分情况讨论出所求m的取值范围.学后反思(1)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要先确定构成命题的(一个或两个)命题的真假,求此时参数成立的条件;其次求出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成立的条件。(2)至少一个为真;均为假均为真至少一个为假;解析:“p或q”为真命题,则p为真命题或q为真命题.Δ=-4>0,当p为真命题时,则=-m>0,解得m<-2;=1>0,当q为真命题时,则Δ=16-16<0,得-3<m<-1.∴m的取值范围是(-∞,-1).〔2〕5是15的约数,故5是15和28的公约数。1.假设命题“p且q〞为假,且“〞,那么p为命题,q为命题。3.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那么以下命题:∨q②p∧q③④其中为真命题的是。解析:“非p或非q〞是假命题“非p〞与“非q〞均为假命题.答案:①③6.〔2021·深圳模拟〕命题p:“x∈[1,2],-a≥0〞,命题q:“x∈R,+2ax+2-a=0〞.假设命题“p且q〞是真命题,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由易得p假,q真,所以为真,为假,所以①④为真命题.答案:①④方程变为m=,设f(x)=≤1,当x∈R时,f(x)≤1,∴m≤1.∴m的取值范围是〔-∞,1].答案:〔-∞,1]1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1)(2)q: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3)r:(4)s:至少有一个实数x,使12.已知命题p:方程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命题q:方程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一、对集合的理解以及集合思想的应用集合是高中数学的根底知识,为历年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对集合根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作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运用.通过复习,考生应树立运用集合的观点,不断加深对集合概念、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与应用.解∵(A∪B)∩C=,∴A∩C=且B∩C=.=x+1,∵∴+(2bk-1)x+-1=0.y=kx+b,∵A∩C=,∴∴4-4bk+1<0,此不等式有解的充要条件是16-16>0,即>1;①4+2x-2y+5=0,∵y=kx+b,∴4+(2-2k)x+5-2b=0.∵B∩C=,∴∴-2k+8b-19<0,从而8b<20,即b<2.5;②由①②及b∈N,得b=2,代入由<0和<0组成的不等式组,得4-8k+1<0,-2k-3<0且k∈N,∴k=1,故存在自然数k=1,b=2,使得(A∪B)∩C=.二、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问题中的应用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