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層考慮﹕信息要經過哪一種「載體」傳遞給受眾?公關能運用的載體也相當多元化,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誌、互聯網等媒體因此,媒介策略主要思考兩個問題﹕1.要採用什麼展現方式或工具(比例)比較容易達成公關目標?2.在決定各種工具的比例後,要在哪些媒體上展現這些信息?例如,以新聞宣傳為主、人際傳播和廣告為輔的媒介策略,在媒體的選擇上,以什麼媒體為主攻媒體?媒介策略的思考點圖從溝通的觀點來說,不同的公關工具有不同的溝通功能,不同的公關目標,也需要不同的公關工具策略。公關人員應該根據公關目標的需要,選定適當的溝通工具一項公關方案,到底是要以新聞、事件、廣告、人際傳播或其他工具來進行溝通?這是在考量一項公關方案的媒介策略時,所必須考慮的第一個問題例如「可信度」還是「提醒」?訊息必須經由「載體」傳遞給目標受眾。不同的訊息內容,必須藉助不同的載體,方能讓訊息發揮其應有或預期的溝通功能為了凸顯所欲傳達出去的訊息,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媒體或載體?這是公關人員在考量媒介策略時,第二個必須選擇的問題例如:證言式廣告,以電視廣告為佳;長篇說明,應以平面媒體為佳載體如何更有效接觸到目標公眾,是媒介策略考量的第三個問題不同的載體特性,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接觸到公眾時的效果。例如﹕1.電視的接觸面大,可在短時間之內接觸到大多數受眾。2.報紙接觸的受眾較為固定。3.當目標公眾處於行動狀態因而無法接觸到電視或報紙時,廣播則扮演了很理想的角色。4.網絡的互動性在各類媒體間較強。換言之,不同的載體在接觸不同的目標公眾時,能跨越受眾的某些侷限或障礙,提供較佳的接觸能力。公關人員在選擇載體時,必須問三個問題:1.誰是我的目標公眾?他們以哪些方式接觸載體?2.要以怎樣的暴露程度或頻率,才能影響目標受眾?3.要花多少媒體預算,才能取得理想的媒體曝光?換言之,選擇媒體必須考慮的因素至少包括:1.公眾的接收習慣2.載體到達率3.以及媒體成本1980年全球賣座的好萊塢電影「外星人」,片中迷路的外星人檢著賀喜巧克力的場景,深深烙印觀眾心中,連帶也使得賀喜巧克力的銷售量大增,此稱為「置入性行銷」,置入性行銷方式的邏輯在於降低受眾抗力。置入性行銷講求「不知不覺,深入人心」,2003年台灣新聞局因為編列十一億預算進行「置入性行銷」,嘗試將政令宣導的信息放入一般民眾娛樂觀賞的戲劇節目及娛樂節目內,而引發朝野對此一問題的重視與激辯。頻率(frequency)﹕指目標受眾在某一期間內,接觸到媒介信息的平均次數,問的是「在某一期間內,目標受眾平均曝露於本信息幾次?」假設30位目標消費者中,於特定期間內看過某個廣告四次的人有5位,看過三次的7位,過看二次的10位,看過一次的5位,沒看過的有3位,則頻率的計算方式如下:(4×5+3×7+2×10+1×5)/27=2.44次媒介的成本,是計算媒介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接觸到受眾。最概略的算法是CPM分析法,通常我們以媒介接觸到每千人為一單位,稱為「每千人成本」(CPM)例如我們在某媒介上花費10萬元的費用,我們根據該節目的收視率資料,可算出該媒介約可接觸到100萬人,所以分攤到每個人的成本剛好是0.1元,而接觸1000人的成本(CPM)則是100元。優點﹕1.讀者群廣大而普遍,且讀者多為長期固定訂戶,閱讀率高2.可依所需利用全國性或地方性報紙版面,掌握特定讀者群3.適合需要深度了解的組織或產品,做較長敘述性的說明4.廣告刊登和製作成本較低廉,且廣告稿易於製作與修改5.廣告主可選擇廣告刊登之日期6.廣告可與新聞相結合,增加信息傳播的可信度和效果缺點﹕1.印刷效果較差,無法展現出組織或產品的美感2.報紙張數過多讀者易分散注意力,使廣告效果大打折扣3.信息難被重複閱讀優點﹕1.專業性雜誌讀者較具共同特性,較能掌握特定目標對象2.再讀率與傳閱率較高3.印刷較精美,能增加產品價值感4.內容說明較清楚,適需要被深度報導的組織或產品缺點﹕1.讀者層面較窄2.僅限於視覺上的傳達,缺少聲音與動態的表現3.缺乏即時性,機動性較低4.讀者容易忽略插在內文間的廣告優點﹕1.普及率高,可深入各地區各階層之受眾2.集影像、聲光、色彩於一體,表現效果極佳3.視聽群眾易產生深刻印象,易於記憶4.可選擇特定節目,掌握特定受眾缺點﹕1.受秒數限制,信息說明性不高2.廣告穿插于節目之間,可能引起觀眾反感,且觀眾可能利用這段期間離開電視機3.高額的製作和播放費用4.不一定能買到滿意的時段,搭售之節目可能無法接觸到目標受眾,形同浪費5.選台器和錄放影機的發明,使廣告效果打折扣優點﹕1.不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內容通俗普遍2.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能於工作或移動中收聽3.製作與時段費用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