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MOS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5.1MOS集成电路的寄生效应5.1.1寄生电阻MOSIC尤其是Si栅MOS电路中,常用的布线一般有金属、重掺杂多晶硅(Poly-Si)、扩散层和难熔金属(W、Ti等)硅化物几种。由于其特性、电导率的差异,用途也有所不同。随着器件电路尺寸按比例不断缩小,由互连系统产生的延迟已不容忽略,并成为制约IC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图5-1寄生分布阻容网络等效电路节点i的电位Vi响应与时间t的关系:若(5-6)解:采用分布RC模型,得:补充材料:对于1mCMOS工艺,单位长度Cff如下表所示。2、导电层的选择5.1.2寄生电容5.1.3寄生沟道预防措施:(1)增厚场氧厚度t’OX,使V’TF,但需要增长场氧时间,对前部工序有影响,并将造成台阶陡峭,不利于布线。(2)对场区进行同型注入,提高衬底浓度,使V’TF。但注意注入剂量不宜过高,以防止某些寄生电容增大,和击穿电压的下降。(3)版图设计时,尽量把可能产生寄生MOS管的扩散区间距拉大,以使W/L,ron,但这样将使芯片面积,集成度。5.1.4CMOS电路中的闩锁(Latch-up)效应——闩锁效应为CMOS电路所独有,是由于CMOS结构中存在pnpn四层结构所形成的寄生可控硅造成的。所以nmos或pmos电路中不会出现。1、CMOS电路中寄生可控硅结构的形成由图5-5可见,由CMOS四层pnpn结构形成寄生可控硅结构。(1)正常情况下,n-衬底与p-阱之间的pn结反偏,仅有极小的反向漏电流,T1、T2截止。(2)当工作条件发生异常,VDD、VSS之间感生较大的衬底电流,在RS上产生较大压降。当T1管EB结两端压降达到EB结阈值电压,T1导通,通过RW吸收电流。当RW上压降足够大,T2导通,从而使VDD、VSS之间形成通路,并保持低阻。当npnpnp>1,则发生电流放大,T1、T2构成正反馈,形成闩锁,此时,即使外加电压撤除仍将继续保持,VDD、VSS间电流不断增加,最终导致IC烧毁。(3)诱发寄生可控硅触发的三个因素:T1、T2管的值乘积大于1,即npnpnp>1。T1、T2管EB结均为正向偏置。电源提供的电流维持电流IH。(4)诱发闩锁的外界条件:射线瞬间照射,强电场感应,电源电压过冲,跳变电压,环境温度剧变,电源电压突然增大等。2、防止闩锁的措施版图设计和工艺上的防闩锁措施使T1、T2的,npnpnp«1。工艺上采取背面掺金,中子辐射电子辐照等降低少子寿命。减少RS、RW使其远小于Ren、Rep。版图中加保护环,伪集电极保护结构,内部区域与外围分割增多电源、地接触孔的数目,加粗电源线、地线对电源、地接触孔进行合理布局,减小有害的电位梯度。输入输出保护。采用重掺杂衬底上的外延层,阱下加p+埋层。制备“逆向阱”结构。采用深槽隔离技术。B.器件外部的保护措施电源并接稳压管。低频时加限流电阻(使电源电流<30mA)尽量减小电路中的电容值。(一般C<0.01F)3、注意事项:输入电压不可超过VDDVSS范围。输入信号一定要等VDDVSS电压稳定后才能加入;关机应先关信号源,再关电源。不用的输入端不能悬浮,应按逻辑关系的需要接VDD或VSS5.2MOS集成电路的工艺设计5.2.1CMOSIC的主要工艺流程1、Al栅CMOS工艺流程衬底制备(n-Si,<100>晶向,[Na+]=1010cm-2,=36cm)一次氧化p-阱光刻MK1注入氧化p-阱B离子注入p-阱B再分布p+区光刻MK2B淀积p+硼再分布n+区光刻MK3磷淀积磷再分布PSG淀积增密(800100nm厚的SiO2,2.5%的P2O5)栅光刻MK4栅氧化P管调沟注入光刻MK5P管调沟硼注入N管调沟注入光刻MK6N管调沟磷注入注入退火引线孔光刻MK7蒸发Al(1.2m)反刻AlMK8Al-Si合金化长钝化层(含23%P2O5的PSG,800100nm)钝化孔光刻MK9前工序结束2、多晶硅栅NMOS工艺流程(3)涂光刻胶涂胶,甩胶,(几千转/分钟),烘干(100℃)固胶。(5)刻有源区。掩模版掩蔽区域下未被曝光的光刻胶被显影液洗掉;再将下面的SiO2用HF刻蚀掉,露出硅片表面。(7)刻多晶硅,自对准扩散用多晶硅版刻出多晶硅图形,再用有源区版刻掉有源区上的氧化层,高温下以n型杂质对有源区进行扩散(1000℃左右)。此时耐高温的多晶硅和下面的氧化层起掩蔽作用——自对准工艺(9)反刻Al除去其余的光刻胶,在整个硅片上蒸发或淀积一层Al(约1m厚),用反刻Al的掩模版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