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理论逻辑起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理论逻辑起点.doc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理论逻辑起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三大理论逻辑起点吴昊郭佳怡※作者简介:吴昊(1970-),男,江西宜春人,法学博士。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郭佳怡(1987-),女,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摘要】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包含最初理论逻辑起点、直接理论逻辑起点和最近理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资本主义作用的肯定及其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其形成的最初理论逻辑起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其形成的直接理论逻辑起点;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其形成的最近理论逻辑起点。【关键词】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理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资本主义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极其重要的内容。由于时代背景和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资本主义观。邓小平继承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资本主义观,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吸收了其中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种种理论和经验,摒弃了其中对资本主义的偏见和不正确的理论观点,立足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现实国情,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实作用,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大胆学习、吸收、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资本主义观,形成了其独特的全面的资本主义观。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形成,是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其资本主义观的形成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作为其理论逻辑起点的。这一理论逻辑起点的最早源头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进步作用的肯定和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最直接的理论逻辑起点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近的理论逻辑起点是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相对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言,资本主义是具有其历史进步作用的。对于资本主义曾经起过的社会历史进步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历史作用进行了不少阐述。一、最初理论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进步作用的肯定和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客观点地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共产党宣言》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这主要表现在:(1)用资本主义的各种关系和道德观念代替了封建的各种关系和道德观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74-275页。(2)变革了旧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3)建立的世界市场,促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4)创造了巨大的城市,使一部分农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摧毁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拥有统一政府、统一法律、统一阶级利益、统一关税的统一的民族和国家;(6)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在肯定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历史进步作用的同时,马克思在晚年探索东方社会主义道路时提过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卡夫定峡谷”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1881年,马克思在给俄国民粹派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的回信中指出,俄国农民在原有社会的基础上,利用世界形势和时机,“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从而使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