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探作文评介式作文教学初探评介作文教学初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领域中却存在着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现象,老师们为作文教学付出了很多,整日为批改所累,而学生的习作水平却提高不大。因此,我们积极响应“莱州市小学生母语阳光绿洲工程”的建议本着面向母语,解放教师,回归本体,减时增效的指导思想,认真进行了作文评介课的研究探讨与实施。现将上一阶段的实验作以简要汇报。一、树立思想、明确目的:1、概念理解:对于我们莱州首次提出的“评介式作文教学”,大家都感到陌生于是我首先带领全校语文教师学习了有关作文评介课的相关知识内容。所谓“评介式”作文,就是把原先的习作课变为评介课,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作文中来,介入到习作的课前搜集、准备材料、互相评议,互相批改的全过程中。不采用让学生先打草稿再清写到正规作业本上的做法,尝试让学生直接将作文写到作业本,然后师生进行即时性的评介互动,反复修改。让学生经历一次成功的过程,这样现场写,现场评,现场改,挤出部分时间让学生结合每次习作要求,再进行一次自主的习作基本功练习,增加习作实践量,从而达到了减时增效的良好效果。2、指导思想:⑴、面向母语、面向传统、面向未来、面向学生。⑵、解放教师,回归本体;放飞学生,发展个性。⑶、先写后道,道写合一,先评后改,评改一体。⑷、大量评改,大量读写,提炼语文教育的新增长点。⑸、实现三性:基础性、综合性、过程性。二、加强教研,探讨方法。1、学习实践,从根本上确立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发展趋势,即可以概括为“全程开放、个性张扬。”因此我们扎实学习素质教育作文教学的理论,要求教师建构“大作文教学观”,体现自主。个性化作文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期待,坚持以人为本。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和“改”两部分,学生互评互改,自改作文就是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2、激情引趣,培养学生自能评改的基本技能和良好习惯。从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可以了解到,40%的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态度十分轻率,不想修改;80%的学生对修改缺乏正确的动机,是教师要求的,不改不行。因此,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评改的动机,培养学生评改的意识做起,并将这一项工作贯穿于作文教学工作的始终。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内容进行作文自改目的教育。如讲述北宋诗人王安石改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改“绿”的事。在班里进行“优秀文章选登”,“优秀文章大比拼”,“我为病文把把脉”活动,点燃学生渴求修改作文的迫切愿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从而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动机,真正体会到“三分文章七分改”的道理。3、成立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为避免莽撞性,我们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从三到五年级各选了一个语文成绩好的班级先进行实验。成立了以教导主任为组长的6人课题实验小组,带领老师们读报纸,找刊物,上网查资料,到沙河中心小学参观学习,以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充实理论基础;然后进行了三次主题性教研,研究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介式作文实施方案。”各位老师也制定出各班级的详细的实施方案。三、积极行动,循序渐进,扎实实践。1、习作评介课适合在三到五年级中开展。首先划分习作小组,将语文素养、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接近的学生划分在同一个小组,每4人一组,学生自主推选出信任的学习组长。2、打好习作评介的基础,改变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作文中的“常见病”。我们鼓励学生发扬批判的思维,寻找作文中问题,并努力修改。如:审题不严,文不对题;立意不明,中心不够突出;写作顺序混乱,内容空洞;平铺直叙,主次不分;用词不当,意思重复,位置颠倒,表意不明,搭配不当,语言罗嗦,不够生动等等。3、循序渐进、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稳步前进。修改的一般过程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引导学生先从文章的立意、事例的选择,再到间架结构、详略安排,最后到语句的连贯通畅,词语的适当运用,体现螺旋上升的模式。这要求教师努力去引导,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原因。常用的修改的符号有“删、增、调、换”。删,指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将罗嗦的语句修改的简洁明了,将与中心无关或重复或多余的材料删去,力求作到“丰而不余一字”,使语言畅通,文字简洁、精当。增,指增添必要的字、词、句甚至段落。对语句衔接不当,文义不够贯通,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