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容:“太阳风”是太阳连续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出的稳定粒子流。1962年,美国的“水手二号”卫星在宇宙中观测到太阳连续不断地向外辐射等离子体,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在太阳的宁静期内所产生的太阳风称为“宁静太阳风”,它在地球轨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50km/s,每立方厘米所含质子数约10--15个,质子温度达几万度,当太阳活动较强时,日冕抛出更强大的粒子流,称为“扰动太阳风”,平均速度可达1000--2000km/s,在地球附近每立方厘米所含质子数可达几十个,质子温度有时可达几百万度(电子温度是质子温度的3--4倍)。太阳风主要含质子和电子,是等离子体,利用太阳风发电用的是磁流体发电技术。2.磁流体发电简介:3、太阳风发电具体设想及功率计算下面是我设计的太阳风发电装置:此装置要放在地磁场之外,否则地磁场对太阳风粒子产生磁镜效应,会大大减小装置的发电功率当内外电路连通时,电路中就有电流,即有电功率输出。此时端电压V因内阻而下降,令负载参数为к,则к=V0/V=E/uB,即к为外负荷压降与感应电动势之比.电流密度j=σE总=σ(uB-E)等离子体的电导率为其中,为电子连续两次与中性粒子碰撞的时间间隔。由于,但与方向不同,所以将σ定为一个张量,考虑到霍耳效应,则:为垂直电导率,为平行电导率,为霍尔电导率,他们与σ的关系近似为:ωe为电子回旋频率,它与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为ωe=eB/mc,为电子与粒子的碰撞频率。数值上。则该发电机的功率密度к的值在0--1之间,当к=0.5时,к(1-к)取最大值,但为了提高效率且兼顾发电功率,к一般取0.6--0.8之间。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如下:回旋频率由于宇宙间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为2--3K,所以可以采用超导磁体,B可达到3--5T,这里取B=3T。me=9.11E-31kg,e=1.6E-19C,c=3.0E8m·s-1=2.46E-16s-1电子1AU处平均温度T=1.5E5K。电子与质子碰撞,由于电子半径可以忽略,所以不用乘。质子半径取rH=10-15m数量级。玻耳兹曼常数k=1.38E-23J·K-1,电子质量me=9.11E-31kgn为载流子密度,这里是电子密度,n=5--10个·cm-3,计算时n=7.5E6。8.57E14S·m-1=1.68E-23S·m-1同理可以算出质子=2.11E-21(质子质量mH=1.67E-27kg质子温度T=4E4K)两者电导率相加:=1.68E-23+2.11E-21=2.13E-21S·m-1功率密度=9.32E-10W·m-3这里采用超导磁体,取B=3T,。к=0.6,u=450000m/s。计算结果很小,让我很失望,其主要原因是太阳风的垂直电导率太小,也就是地球附近载流子密度太小。但这是地球附近的载流子密度算出来的,由于载流子密度与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近似成反比,所以若将此装置移到太阳附近可能会大有改观。太阳半径约为7.0E5km,地日平均距离为1.5E8km,约为太阳半径的215倍,则发电的功率密度大约为原来的2152倍,即P4.28E-5W·m-3功率密度虽然还有些小,但这样已有可能用很大体积的磁流通道实现大功率的太阳风发电,前景可观!本文只是我的一个大胆设想,由于我水平有限,计算中可能还有一些谬误,希望老师同学们指正。这次我的计算中用了许多简化,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在宇宙中还存在许多未知因素,要实现太阳风发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理论的和实际问题要解决。对人类来说,宇宙中还有许多未开垦的领域,还有许多人们未加以利用的资源。但我相信,等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实现太阳风发电,还能够从宇宙中更广泛的利用资源以解决地球资源紧缺问题,造福人类。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