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模型卢瑟福用α粒子束.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行星模型卢瑟福用α粒子束.ppt

行星模型卢瑟福用α粒子束.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说过:“一尺之棰,日取一半,万世不竭”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2、近代原子论——道尔顿(JohnDalton,1766—1844)在1803年提出。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道尔顿原子模型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射线卢瑟福(E.Rutherford)的“行星模型”。卢瑟福用α粒子束(He2+)轰击一块金箔,并用荧光屏探测α粒子(He2+)方向改变的程度。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几乎被弹回问题: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结构应该是怎样的?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它外面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一个体系,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虽然,卢瑟福的行星模型能成功地解释一些现象,但它立即遭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反对。因为根据经典物理理论,任何作加速运动的电荷都要辐射电磁波,这必然引起两种后果:事实并非如此:5、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轨道上运动,核外电子在这些稳定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氢原子光谱用光谱仪测定氢气放电管发射的氢的发射光谱氢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呢?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通常,电子处在能量最低的轨道(基态n=1)上运动;当原子获得能量后,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处于激发态;③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j)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电子跃迁6、电子云模型我们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氢原子电子云的特点:(1)呈球形对称。(2)在离核近处密度大,离核远处密度小。(3)在离核近处单位体积的空间电子出现的机会多,在离核远处单位体积的空间电子出现的机会少。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问题:通过学习,你是否认识到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虽然原子的大门被打开还只有几十年,它引起的变化却胜过人类历史的几千年,它标志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过去认为原子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现在,科学家们发现的基本粒子的种类远不止这几种。谁也不敢说基本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了。物质世界是无穷的,人类的认识是无穷的,科学的发展也是无穷的。